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终结的感觉》:在回忆中自我建构

发布时间:2017-06-26 02:00

  本文关键词:《终结的感觉》:在回忆中自我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朱利安·巴恩斯(1946--)是英国当代杰出的小说家。2011年,他凭借《终结的感觉》夺得了“布克奖”。《终结的感觉》延续了他一贯以来对记忆、历史和身份的探索。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叙述者托尼回忆自己的年轻时代,他凭借个人记忆甚至以主观想象对青年时的记忆进行筛选和纂改,从而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纯洁、善良的自我,回避了真实的自我,心安理得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在第二部分里,由于前女友母亲的一份遗嘱,托尼对自我认识产生了疑惑,这促使他重拾记忆碎片,追寻当年的人和事,在回忆中重新审视自我,再次建构自己的身份。论文运用新历史主义分析《终结的感觉》中的主人公托尼在回忆中的自我建构过程,从而揭示出历史、记忆和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首先,论文探讨个体记忆与身份建构的关系。托尼通过篡改记忆和选择性遗忘重要的记忆而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善良的忠诚者。其次,论文分析了托尼被解构的记忆和身份。当托尼的记忆与他人的记忆产生矛盾冲突时,其记忆分崩离析,所虚构的身份也随之被解构,他不得不接受别人的记忆和面对自己有意遗忘的记忆。再次,论文分析了随着记忆不断被解构和颠覆,托尼开始了自我反思,重新审视自我,以批判的心态面对过去,以感恩的心灵感谢身边的人,以平和的心态接受自我。最后,在《终结的感觉》中,历史、记忆和身份三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源于经历之人的记忆,记忆如潺潺河水,流动不拘,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和编织的记忆来定义自己的身份,而记忆的主观性意味着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冲突以及记忆与现实有出入,建立在主观记忆上的身份也面临着被解构的风险;根据别人的记忆,人们不断重审自我,改变自我,从而建构更加贴近真实的自我。
【关键词】:《终结的感觉》 记忆 身份 建构 解构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Chapter 1 Introduction7-19
  • 1.1 Introduction to Julian Barnes7-9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ense of an Ending9-10
  • 1.3 Literature Review10-15
  • 1.4 New Historicism and Outline of This Thesis15-19
  • Chapter 2 Construction of a Deceptive Self19-29
  • 2.1 Tony's Deliberate Distortion of Memory19-23
  • 2.2 Tony's Intentional Forgetting23-29
  • Chapter 3 Deconstruction of a Deceptive Self29-41
  • 3.1 Accepting Others' Memories29-33
  • 3.2 Recollecting Lost Memories33-41
  • Chapter 4 Construction of a Truer Self41-49
  • 4.1 Tony's Criticism to Himself41-46
  • 4.2 Tony's Gratitude to Others46-49
  • Chapter 5 Conclusion49-51
  • Bibliography51-55
  • Publications during the Postgraduate Program55-56
  • Acknowledgements56-57

  本文关键词:《终结的感觉》:在回忆中自我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484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e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