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科举故事中的男性形象解读——以《考城隍》《司文郎》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28 08:04
本文关键词:《聊斋志异》科举故事中的男性形象解读——以《考城隍》《司文郎》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对《考城隍》《司文郎》的另类解读我们发现,蒲松龄在这两篇文本中展示的不仅仅是科举制的黑暗和悲哀,我们还看到更多可贵的信息:科举对大多数读书的男人来说是虚幻的,女人免谈的;母亲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做男人不能太嚣张;婢女命如草芥。这是基于女性学视角,我们看到的文本世界。
【作者单位】: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科举故事 男性形象 《考城隍》 《司文郎》
【分类号】:I207.419
【正文快照】: 19岁那年的蒲松龄被施闰章点第一,且连续高中县府道三个考试的第一。不过,接下来的举人考试中,他连续多次参加却均名落孙山。后来,他的人生便与考取举人捆绑到了一起。尽管在这历时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中,他不断受到打击,然后又不断地站起来继续战斗,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就他的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瑞芳;司文郎:畸人异行的深刻历史内涵[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2 赵爱华;;《司文郎》与蒲松龄的人格理想[J];名作欣赏;2012年11期
3 赵爱华;;从《聊斋志异·司文郎》看蒲松龄的晚年思想[J];蒲松龄研究;2012年04期
4 丁修振;;从《司文郎》看蒲松龄的文学批评意象[J];蒲松龄研究;2013年02期
5 牛永惠;;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从《司文郎》、《胭脂》看《聊斋志异》人物的性格塑造[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李怡;;主持人语 文学之味[J];红岩;2009年03期
7 王福臣;;痴狂与反叛的两极人生——浅析蒲松龄科举心态变迁[J];蒲松龄研究;2010年04期
8 杨敬民;;钱谦益“香观说”与蒲松龄“以鼻观文”论之比较[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2期
9 ;[J];;年期
本文关键词:《聊斋志异》科举故事中的男性形象解读——以《考城隍》《司文郎》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3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493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