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深层结构
本文关键词:论《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深层结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的名篇。利用格雷马斯建立的结构语义学和符号学理论,可以挖掘主体振保与客体娇蕊之间、主体振保与客体烟鹂之间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关系,通过对这两对主线关系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关系的呈现,可以揭示出传统的性观念、婚姻观念、民族观念对男性选择婚恋对象的影响。主体振保对两个客体娇蕊与烟鹂的取舍,反映出在男性掌控的爱情和婚姻关系中,女性窘困的生存条件、爱情缺失的婚姻境遇以及自我意识的丧失。振保母亲辅助者与反对者的双重角色,也反映了其对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捍卫。通过对张爱玲价值观念的深层解读,可以看出张爱玲对于振保是抱有同情的,对于娇蕊和烟鹂其态度不同,对娇蕊是潜藏着赞扬的,对于烟鹂则是哀其不争。
【作者单位】: 中华女子学院;
【关键词】: 张爱玲 《红玫瑰与白玫瑰》 深层结构 行动元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的名篇,也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佟振保与王娇蕊和孟烟鹂之间的爱情和婚姻,折射出了男性婚姻模式的两种模式[1]。张爱玲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情感和婚姻的认识,旁观、冷峻而隽永,将男女情爱下潜藏的人性,像镜子似的折射出来的两性关系,及其所带来的震撼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冰凌;;女性的现实命运和理想人格——《红玫瑰与白玫瑰》和《青蛇》之启示[J];铜陵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吴国富;;浅析《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的性格组合[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希言;;红玫瑰与白玫瑰[J];中国海关;2008年04期
4 许波;;《红玫瑰与白玫瑰》:小说、电影、话剧[J];福建艺术;2011年02期
5 曹非;;关于《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振保之哭的三层解读[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姚玳玫;;《红玫瑰与白玫瑰》二题[J];名作欣赏;1992年03期
7 丁颖;;情欲和道德的颉颃与冲突——析《红玫瑰与白玫瑰》[J];山花;2009年02期
8 孙慧娟;;矛盾与挣扎——《红玫瑰与白玫瑰》的人性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1年22期
9 赵光平;;谈《红玫瑰与白玫瑰》的话剧改编[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02期
10 李刚;;振保的幸福生活——重读《红玫瑰与白玫瑰》[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井桂荣;;浅评张爱玲小说中的爱情[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刘淼;《红玫瑰与白玫瑰》二度绽放国家大剧院[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笑;自我的冲突——《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形象的心理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2 胡智飞;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修辞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深层结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4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49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