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波顿散文的写作方式
本文关键词:论德波顿散文的写作方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出生于1969年的德波顿被誉为“英伦才子”型作家,已经发表11本长篇散文著作以及40余篇短篇散文。不仅如此,德波顿还时常出现在国外一些知名的公众媒体和网络上,多部作品被拍成相应的电视纪录片,由德波顿亲自担任解说主持。作为一名活跃在当代的畅销书作家,德波顿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从国内外相关的评论报道来看对德波顿本人的才华及其作品思想内容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虽然目前国内有四篇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但是对德波顿这样一位创作力旺盛的作家来说,直至今天其研究的空间还有很大。本文的研究将跳出对德波顿散文单一的印象式或者感悟式的评论研究,通过对德波顿散文作品外在的文本形式特征的总结观察,从而研究德波顿写作这种文本形式的写作方式,再结合相关的文学理论和当代文学创作语境对德波顿散文写作方式进行当代定位,其研究对象主要以国内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10本长篇散文为主,按照英文发表的时间顺序从《拥抱逝水年华》(1997)到《新闻的骚动》(2015),未译介过来的随笔文章作为研究的参考。本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来对德波顿的散文写作方式进行研究,首先从德波顿散文的文本形式来整体把握他的创作方式,笔者以《无聊的魅力》这部散文为分界点将德波顿的散文写作分为两个时期,分别从两个时间段来分析其写作方式:第一章,前期散文文本的外在形式表现为视觉化的聚合文本,结合德勒兹等理论家相关的理论来看,这种文本的写作方式具有异质性与联系性的特征;第二章,在其后期的散文写作中德波顿将文本片段与图像进行任意的拼凑,而且文本中的图像表达占据的比例渐渐超过文字,也就是说在后期散文写作中德波顿将前期个性的写作方式进行不断地重复与复制,造成一种模式化写作的痕迹,使其写作渐渐失去个性化的魅力;第三章,结合相关的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学创作的具体语境来看,笔者认为德波顿前期的散文写作方式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即突破语言文字媒介写作的线性束缚,挑战“空间性”写作的困难,这一个性化的创新在当代文学创作的语境中,尤其是将其放在英国散文写作方式的变迁史中来看无疑具有一定的先锋性,因此笔者认为德波顿散文的写作方式是当代文学写作革新的有益尝试之一。此外近年来德波顿发表散文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影响力却不如之前,这与其写作方式的模式化不无关系,这对于当代日益被边缘化的文学创作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但这对自青年时期就被誉为“才子作家”的德波顿来说也许不是一种遗憾,因为如今正忙碌着组织各类公益或者商业盈利机构、活跃于各大网络媒介的他已经无暇顾及。
【关键词】:德波顿散文 写作方式 异质性与联系性 模式化 “空间性”写作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61.07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绪论8-14
- 一、研究对象8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三、研究的思路与问题11-14
- 第一章 德波顿前期散文的写作方式:异质性与联系性14-25
- 第一节 节与节、章与章、主题与主题之间的聚合关系14-17
- 第二节 多媒介写作:文本的视觉化呈现17-22
- 第三节“聚合”与“视觉化”——写作方式的异质性与联系性22-25
- 第二章 后期散文写作的模式化25-29
- 第一节 模式化的文本拼凑游戏25-27
- 第二节 泛滥的图像消解散文的文学性27-29
- 第三章 德波顿散文写作方式的先锋性29-42
- 第一节“空间性”写作困难的挑战29-34
- 第二节 代表英国散文写作的新趋势34-39
- 第三节 模式化:激进的先锋写作39-42
- 总结42-44
- 参考文献44-49
- 附录49-50
- 致谢50-51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荷;偶像巨星 黄金演绎——影碟片《迈克尔·波顿十年金曲精选》[J];视听技术;1997年09期
2 小容;;无聊的魅力[J];八小时以外;2014年05期
3 崔晓红;;爱丽丝变形记:从叙事角度看蒂姆·波顿对经典的重写[J];电影评介;2014年05期
4 本刊+KLASSIKOM音乐资讯中心;;伊沃·波顿出任马德里皇家歌剧院总监[J];音乐爱好者;2014年07期
5 ;蒂姆·波顿的另类标签[J];世界电影之窗;2010年03期
6 井维泉;;略论蒂姆·波顿动画电影风格及拍摄技术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年05期
7 弥散;;那时,有位歌星叫迈克尔·波顿[J];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48期
8 苗渲明;;蒂姆·波顿:“鬼才”的童话[J];大众电影;2008年10期
9 ;带一本书去旅行[J];东方养生;2008年02期
10 树婴;lxy;;跳只有神的孩子才会跳的舞蹈——电影之子蒂姆·波顿[J];南腔北调(明星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凌俊;德波顿:孤独的畅销书作家[N];文学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邢莉云邋见习记者 熊仁宇;安东尼·波顿:牛市里你的脚也要放一只在门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记者 肖意;波顿科技园在南山开建[N];深圳特区报;2009年
4 佘纪兴;波顿科技园深圳南山奠基[N];中国食品报;2009年
5 CBN记者 潘荣;安东尼·波顿将在港成立新基金[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王颖;安东尼·波顿:中国股市好景还长 投资者要坚持[N];上海证券报;2009年
7 记者 王磊燕;安东尼·波顿:转战中国股市“有趣且富于激情”[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朱周良;安东尼·波顿:英国的“巴菲特”[N];上海证券报;2010年
9 记者 刘田;安东尼·波顿:“欧洲股神”缘何折戟中国?[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10 《财商》副主编 于百程;波顿折戟中国的启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丽;论德波顿散文的写作方式[D];西南大学;2016年
2 濮伟;论阿兰·德波顿作品中的温和哲学[D];江南大学;2013年
3 时硕;蒂姆·波顿电影艺术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4 郭俊;成人世界的黑暗童话[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磊;论《爱上浪漫》的论文式叙事模式[D];湖北大学;2014年
6 朱芳;蒂姆·伯顿电影中人物的动漫化倾向[D];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论德波顿散文的写作方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4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494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