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定则实辨——论“文评专书”的内涵与外延
本文关键词:名定则实辨——论“文评专书”的内涵与外延
【摘要】:"文评专书"作为一个组合概念,其内涵和外延的确定,应包括"文评"和"专书"两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整体组合。"文评"概念的内涵,指的是针对一切"非诗"的修辞敷采的文字写作(包括古文、骈文、时文、赋等)的论评。"文评"概念的外延,包括评论文体、品评作家、研求文法、记载本事和随感杂录的图书。这些图书虽然以集部为主,但也包括子部乃至经部、史部文献。"文评专书"指就论评狭义之"文"而编写的图书,既包括问世之始原本就是单行文献的图书,也包括后人为前人重新编撰的图书。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诗文评 文评 专书 别裁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文献集成”(14ZDB06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文评专书全编”(SKZZY2014072)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1张潮:《伯子论文题辞》,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第4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93页。2王水照:《历代文话序》,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第1册卷首,第1-4页。3杨伯峻:《论语译注·子路篇第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4页。4王先谦:《荀子集解》卷16《正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泽逊;;谈吴兢的《西斋书目》[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199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慈波;文话发展史略[D];复旦大学;2007年
2 李坚;不确定性问题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英德;;名定则实辨——论“文评专书”的内涵与外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2 张三夕;苏小露;;吴兢《西斋书目》考[J];燕赵学术;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超;纳米技术不确定性的哲学反思[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剑锋;科学认识风险的哲学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全家悦;大众文化影响下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4 董微微;基于复杂网络的创新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张飞宇;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结构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6 杨丽;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批判及另一种发展的可能[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世进;多维视野下技术风险的哲学探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张秋娥;宋代文章评点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林春虹;茅坤与明中期散文观的演进[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吴伯雄;《古文辞通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书瀛;;关于“诗文评”和“文艺学”的再思考——2010年9月16—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讲演[J];南都学坛;2011年01期
2 杜书瀛;;论“诗文评”[J];文学遗产;2011年06期
3 杜书瀛;;从“诗文评”到“文艺学”——论“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年01期
4 廖斌;;台湾当代文评杂志的传播及启示[J];武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杜书瀛;;论“诗文评”[J];黄海学术论坛;2011年02期
6 夏咸淳;孙克道;;宋人笔记文评注[J];语文学习;1980年06期
7 刘绍本,傅德岷,袁昌文;开创文评与写作的新世纪——《世纪文评与写作书系》总序[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杜书瀛;;魏晋南北朝:“诗文评”学科的诞生[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2期
9 袁宝龙;;秦汉时期“诗文评”孕育发展的必然因素[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10 吴颖;;略谈鲁迅文评的风格[J];读书月报;1956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莹;上海文评班“长势喜人”[N];文学报;2008年
2 郑海凌;别具一格的评论写作[N];文艺报;2006年
3 记者 陈香;中国古代文话资料首次汇编结集[N];中华读书报;2007年
,本文编号:526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52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