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教育失败

发布时间:2017-07-06 20:10

  本文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教育失败


  更多相关文章: 品格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影响 家庭教育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所著的一本有争议的小说,从1951年出版以来一直畅销。虽然作者意图是将这本小说给成人阅读,但小说一问世,就因为其青少年愤怒和疏离的主题一直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并且这本小说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和处境。主人公霍尔顿被认为是当时美国青少年形象的一个代表。该书主人公霍尔顿虽然出生在一个富足的中产阶级家庭,且享受着顶尖的教育资源,但是他却语言粗俗,行为粗鄙。他无法适应当时的学校制度,四次转学。小说的内容正是描写他在第四所学校因过多科目不及格被劝退后游荡纽约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他试着去做许多在他那个年纪所禁止的事,比如:酗酒,抽烟,撒谎,嫖娼等。通常意义而言,霍尔顿的教育是失败的。霍尔顿自身聪慧,善解人意,此外他享受着优秀的教育资源,但是教育的成果却不尽人意,这点值得研究。因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影响,尝试去描绘出当时社会对于青少年的要求和期许,并分析造成霍尔顿教育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找到美国50年代少年成长的共性。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小说作者和小说本身对于当时的美国的重大影响,并对论文中所要提及的品格教育进行介绍。第一章分析霍尔顿接受的学校教育,主要分析当时的学校制度以及小说中提及的教师和同学在这样的学校制度中的表现,总结当时的一些教育机制的缺点。第二章分析霍尔顿接受的社会教育。通过小说中不同的场景,如酒店、酒吧、电影院以及博物馆等,来分析社会对霍尔顿的影响,因为这些场所都是大众文化的载体。霍尔顿所接受的的性教育、金钱教育、时间观教育都将被讨论。第三章分析霍尔顿接受的家庭教育,主要分析父母对霍尔顿教育的缺失以及兄弟兄妹间的互相影响。最后一部分是对于霍尔顿教育的失败的一个自然总结。
【关键词】:品格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影响 家庭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6-7
  • Abstract7-9
  • 摘要9-11
  • Introduction11-16
  • 1. The Influence of The Catcher in the Rye11-13
  • 2. The Decline of American Character Education after World War Ⅱ13-16
  • Chapter Ⅰ.The Conflict of School Education with Holden16-29
  • 1.1 Utilitarian American School System in 1950s16-21
  • 1.2 The Influence from Teacher21-25
  • 1.3 The Result of Ignoring Character Education at School25-29
  • Chapter Ⅱ.Social Influence and Social Education29-44
  • 2.1 Hotels and Sex Education30-33
  • 2.2 Bars and Monetary Education33-37
  • 2.3 Movie and Social Value37-40
  • 2.4 The Museum and Time Education40-44
  • Chapter Ⅲ.Family Education44-51
  • 3.1 Careless Type of Parental Education44-47
  • 3.2 Sibling Conflicts47-51
  • Conclusion51-53
  • Bibliography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邰蓓;霍尔顿的缺失与找寻[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施兆莉;;从隔离到和解——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成长历程[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年01期

3 傅燕晖;;生—死—回归之旅——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黄影秋;;《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个性及其成因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1期

5 王翔敏;;霍尔顿与第一人称不可靠叙述者[J];前沿;2008年04期

6 孙卫红;;有趣的悖论:评霍尔顿的谎言[J];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刘瑶;李黎;;霍尔顿·考尔菲德:矛盾的孤立者——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复杂个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8 李文星;;霍尔顿的认知障碍——再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卢艳玲;;垮掉的英雄——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形象[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郎晓娟;;霍尔顿:美国三喻文化的一面折射镜[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阮倩;;霍尔顿“误读”出的虚假人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洁;;从叛逆到妥协——用心理分析法解读霍尔顿[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籍琰;;从抗拒到和解——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成长历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4 蔡娴;;无声的抗议 遥远的呼唤——《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解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甘婷;;追求人性的真、善、美——霍尔顿与贾宝玉精神世界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彭朦朦;;《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二元对立的消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武炳新;霍尔顿:生活在程序之外[N];中国邮政报;2002年

2 王平;快速开新店的秘密[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3 儿童文学作家 徐鲁;男孩子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董国超;“麦田守望”与“解救兔子”[N];文艺报;2011年

5 ;威尔士:大不列颠王冠上的明珠[N];国际商报;2008年

6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梁永安;有一种生存叫“霍尔顿”[N];解放日报;2010年

7 宫敬才(本报书评人);超越科学与人文两极对立的“第三条道路”[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年月;青春小说唤醒青春记忆[N];厦门日报;2005年

9 刘兵(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技所);远离爱因斯坦的科学与反科学之争[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瑛;霍尔顿形象解读[D];南昌大学;2006年

2 耿苗苗;从存在主义视角论霍尔顿的悲剧性[D];海南大学;2015年

3 魏亮;人本主义心理学视域下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蜕变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4 吴素静;由分裂走向整合—对《麦田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解读[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张柯;《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教育失败[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董晓飞;《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人格的弗洛伊德式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李玉晶;《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精神成长[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8 肖岚;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理症状及根源[D];山东大学;2010年

9 赵恩鹏飞;霍尔顿的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方平;孤独的守望者——霍尔顿精神世界解析[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27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527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b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