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追求及其悖反——对路遥长篇小说《人生》的再解读和文化思考
本文关键词:人生的追求及其悖反——对路遥长篇小说《人生》的再解读和文化思考
【摘要】:《人生》的经典性在于体现了路遥对社会转型时期"城乡结合"地带知识青年人生之路的思索,高加林的角色体现了作者现实理想的追求。现实中的路遥通过奋斗进入城市,却在文本建构中让高加林在奋斗后又回到了农村,文本建构和作家理想之间相互矛盾。为了弥合社会审美与文本建构的缝隙,作者通过话语权力的介入和爱情书写的潜在表达,努力在追求社会审美的同时彰显其现实理想。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人生》 社会审美 现实理想 文本建构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小说《人生》的动笔始于1979年,这正是下乡知青回城的热潮期,城乡差距日益明显,现代生活方式和传统农耕社会的冲突越来越强烈,这种动荡对出身农村又接受了教育的青年来说是一次大的冲击,路遥对这种现实有着深刻体会。在巨大的社会浪潮冲击下,路遥紧张地进入了文本的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玉红;路遥小说的情感世界[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 涂晓英;论路遥作品中“城乡交叉地带”的思想现实意义[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陈占彪;论路遥小说创作的心理机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周全;佟丽娟;王淑梅;;“它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营养”——路遥谈读书的意义[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闫伟东;路遥不堪重[J];山东审计;2001年10期
6 王春云;;诗意的勘探——路遥创作新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鲁宝生;刘绍彬;;路遥小说创作中理智与情感冲突之我见[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贺智利,徐彤;路遥的读者意识[J];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陈晓军,袁浩;“农裔城籍”对路遥创作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师华,贺智利;路遥的“农民气质”与陕北农民文化[J];唐都学刊;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帆;;《路遥知马力》与民间交友观[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8——辽海讲坛·第六辑(民俗卷)[C];2010年
2 莫怀戚;;写作必须让我愉快[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0.5)[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路遥:在城与乡的明灭之间守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李军;平凹路遥“红与黑” 两座山峰一张绝照[N];经济信息时报;2000年
3 李建军;人们为什么怀念路遥[N];文艺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春生 杨旭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N];延安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牛敏;在路遥的纪念碑前[N];延安日报;2010年
6 李建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路遥的才华及其特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路艳霞;路遥身后20年 热捧共冷落同在[N];北京日报;2012年
8 陈杰;路遥文学奖设立应谨慎[N];北京商报;2013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张海燕;路遥文学奖在京启动[N];西部时报;2013年
10 袁跃兴;“路遥文学奖”该不该设立?[N];深圳特区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自强;论路遥小说中的苦难意识[D];河南大学;2008年
2 于丽萍;“路遥现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刘蕾;论路遥小说中的意象符号和关键词[D];青岛大学;2009年
4 余雪霁;欲望书写:路遥作品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梅学;路遥小说的精神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6 胡晓丽;试论路遥小说的悲剧爱情[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力彦;路遥创作中的理想主义精神[D];河北大学;2008年
8 孙蓉;逃离与回归——路遥创作心理走向研究[D];延安大学;2010年
9 万芳;路遥小说中的地域文化因素[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增武;路遥小说论[D];安徽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545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54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