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悲悯的哲学在
发布时间:2017-08-19 02:10
本文关键词:文学悲悯的哲学在场——读《我们的悲悯》
【摘要】:小说《我们的悲悯》从文学悲悯的感性具体出发,逻辑性地开启了悲悯的哲学在场。从对悲悯的现实运动叙述走向了对悲悯本身的反思,从而道出了悲悯沉沦的普遍性是悲悯的日常状态,唤回悲悯的偶然性是悲悯的现实机缘,无力悲悯的现实性是悲悯的限度,悲悯异化的复杂性是悲悯越限的结果,悲悯向希望敞开的理想性是悲悯的终极维度。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文学悲悯 哲学在场 对悲悯的悲悯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的主体性建构”成果(项目编号:L15CZW001)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虽然文学不是为了表达哲学,但是如果文学能够不经意间表达哲学总不是坏事。在《我们的悲悯》这部小说含蓄平实的外表下,却潜藏着一股哲学之流。悲悯,这一人性永恒的主题,在文学具体的演绎下实现了向哲学抽象的跃迁。悲悯的心、悲悯的人、悲悯的对象、悲悯的行动都富有哲学意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艾云;;日常状态[J];牡丹;1996年01期
2 曹德璋;;传递温暖的平凡[J];金山;2008年03期
3 素素;雷发林;穆林;;小憩[J];旅游;2006年03期
4 ;卷首语[J];散文;2002年12期
5 陈鱼;;陈鱼诗选(组诗)[J];诗歌月刊;2002年03期
6 冰马;;漂移部落:为部分上海写者命名[J];诗歌月刊;2004年08期
7 方习文;走近日常状态下的鲁迅[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盛琼;;我爱北京[J];北京文学;2006年05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维舟;无家可归是一种日常状态[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698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698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