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自传叙事中的“真实”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方现代自传叙事中的“真实”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自传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叙事家们开始关注到以往被忽略的自传体裁。本文致力于从叙事学角度,关注西方现代自传中的“真实”问题研究。论文从反思西方现代自传中的“真实”与虚构关系入手,到探索西方现代自传中的话语与“真实”间的关系,再到自传叙事交流模式中的“真实”研究,最后回归到对自传“真实”恶意背离的自传骗局上来。对“真实”问题的深入研究,将为自传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论文第一章初步论述了自传中的真实与虚构现象,从文类的角度来说,自传对“真实”有着自己的要求;从叙述行为层面来看,自传作为可编排的材料,又暴露出真实的脆弱,虚构成为了建构真实的必要手段。在真实与自传之间徘徊,成为了自传的宿命。第二章探讨了自传话语层面上的真实,反思了叙述作为语言现象能否反映真实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揭示真实,并从叙事元素,如叙事原则、叙事视角与叙事声音、叙事时间等角度深化了对叙述真实的理解。第三章集中阐释了处在叙事交流模式中的作者、叙述者、读者,在遭遇到真实这一问题时,各自的回应与态度。受叙事伦理制约的自传者,出于身份建构的目的,会采用各自叙事策略,捍卫真实。而自传中的叙述者、读者则会根据叙事成规和认知体验,裁判真实。第四章涉及到恶意背离自传真实的范本——自传骗局,引入勒热讷的“自传契约”理论分析了自传骗局的特点,关注了自传骗局与叙述行为、叙事交流模式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给出辨识自传骗局的基本方法以及走出骗局的路径。
【关键词】:西方现代 自传叙事 自传契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106.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7
- 一、关于自传的理论与文本实践10-12
- 二、自传叙事的研究现状12-15
- 三、自传叙事的“真实”研究15-17
- 第一章 自传中的“真实”与虚构17-23
- 第一节 自传文类与“真实”17-18
- 一、西方“真实”观流变17
- 二、自传真实内涵的多样化17-18
- 三、自传文类对“真实”的要求18
- 第二节 叙事行为中的自传“真实”与虚构18-20
- 一、自传叙事中的虚构18-20
- 二、叙事中的“真实”与虚构关系20
- 第三节 自传的宿命20-23
- 一、自传宿命:徘徊在真实与虚构之间21
- 二、自传“真实”的复合评判标准21-23
- 第二章 自传叙事话语中的“真实"23-29
- 第一节 语言与自传叙事的“真实”23-25
- 一、语言:生活与自传“互动”的中介23-24
- 二、从“可以说尽”到“部分言说”的“真实”24-25
- 三、语言消解了真实?25
- 第二节 自传的叙事元素与“真实”25-29
- 一、自传的叙事原则与“真实”26
- 二、自传的叙事视角与“真实”26-27
- 三、自传的叙事时间与“真实”27
- 四、自传的叙述评论与“真实”27-29
- 第三章 自传“真实”的叙事交流模式29-37
- 第一节 作者与自传叙事“真实”29-32
- 一、自传者的身份建构与“真实”29
- 二、自传的叙事伦理与“真实”29-31
- 三、“真实”的自传叙事策略31-32
- 第二节 叙述者“我”与自传叙事“真实”32-33
- 第三节 读者与自传叙事“真实”33-35
- 一、读者的接受活动33-34
- 二、有意识/无意识的读者与自传“真实”34
- 三、读者的文类认知者与“真实”34-35
- 第四节 自传叙事中的可靠/不可靠叙述与真实感35-37
- 一、可靠叙述与自传“真实”35
- 二、不可靠叙述与自传“真实”35-37
- 第四章 自传骗局:自传叙事对“真实”的恶意背离37-45
- 第一节 自传骗局与“真实”37-39
- 一、自传契约37-38
- 二、自传骗局的复杂性38-39
- 第二节 自传骗局与叙述39-42
- 一、自传骗局中的叙述行为40-41
- 二、自传骗局与叙事交流模式41-42
- 第三节 叙事学的回应:如何辨识与走出自传骗局?42-45
- 一、关注自传文本外的现实世界42-43
- 二、呼唤自传叙事伦理的回归43-44
- 三、远离自传“法律”与涵养读者44-45
-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庆标;;自传的“微观政治”式解读[J];现代传记研究;2013年01期
2 王成军;论时间和自传[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2期
3 赵白生;“我与我周旋”——自传事实的内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许菁频;中国古代自传文学叙事观念之探微[J];江淮论坛;2003年04期
5 郭英德;明人自传文论略[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杨国政;;从自传到自撰[J];欧美文学论丛;2005年00期
7 王成军;;西方自传理论研究述论[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张慧芳;;美国人的自传情结[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戴光中;徐琼;;自传视野下的《多余的话》[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04期
10 王成军;;自在·叙述·他者——中西自传主体论[J];国外文学;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玲母亲自述[A];丁玲研究[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成军;从“自传契约”到“新自传契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蔚;西方女性自传理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荡荡;制造英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帆;先唐自传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聂婷;西方现代自传叙事中的“真实”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刘乔;唐代自传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4 滕延秋;汉魏六朝自传文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邹丁丁;明人自传与明代士人的精神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改平;“新文化”身份的自我界定与叙述[D];河南大学;2007年
7 叶佳;《自传:那些只向朋友讲述的事》(5-8章)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4年
8 平措白玛;《沃喀·协贝多杰自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9 张中驰;行于历史,,止于文学[D];安徽大学;2013年
10 林艺敏;转型期的郭沫若自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98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69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