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人格内涵的创作成因探析
本文关键词:贾宝玉人格内涵的创作成因探析
【摘要】:平等和真诚是贾宝玉人格内涵的两个显著特征,从作者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文化背景方面,分析贾宝玉人格内涵的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贾宝玉形象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佛教的众生平等、魏晋的名士精神、晚明的社会风气是构成宝玉人格内涵的四个主要创作成因。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岛科技大学传播学院;
【关键词】: 贾宝玉 人格 曹雪芹 平等 真诚
【分类号】:I207.411
【正文快照】: 在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身上,作者曹雪芹倾注了大量心血,赋予这个人物形象全新的人格内涵。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府上下格格不入,显示出不被认可的苦闷和无奈。对作者曹雪芹来讲,他未尝没有在现实社会中感受到贾宝玉的困境,这种不被周围人理解的困惑,作者感同身受,因而投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再复;;贾宝玉论[J];华文文学;2013年06期
2 白小易;佛教思想:隐藏于梦幻中的“红楼大厦”基座——兼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主观命意[J];红楼梦学刊;1997年01期
3 王平;《红楼梦》与佛道文化[J];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02期
4 张之;;试谈曹雪芹对宗教的态度[J];红楼梦学刊;198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吕辛福;;贾宝玉人格内涵的创作成因探析[J];红楼梦学刊;2016年03期
2 邱悦;;浅论《红楼梦》与佛道二教之关系[J];文教资料;2015年36期
3 张惠;;从泛情到专情——越剧《红楼梦》对贾宝玉形象的重构[J];华西语文学刊;2015年01期
4 周翎;张新军;;《红楼梦》的中医人文哲学思想及其渊源[J];明清小说研究;2015年02期
5 刘琼;;马吕斯与贾宝玉的进步性比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甘生统;;试论脂批者对佛学的复杂态度[J];红楼梦学刊;2013年05期
7 周锦国;施敏;;《红楼梦》成语的文化透视[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06期
8 杨志贤;;论《红楼梦》所蕴涵的大乘佛教思想[J];红楼梦学刊;2009年01期
9 白坚;;论曹雪芹思想的复杂性[J];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学;情爱与圣爱之别──贾宝玉、阿辽沙比较简论 [J];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01期
2 聂付生;论西门庆和贾宝玉情欲世界的内在联系和分野[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3 张剑锋;凝重的孤寂感——论贾宝玉[J];红楼梦学刊;2002年02期
4 张乃良;贾宝玉的死亡态度及死亡体验[J];南都学坛;2003年04期
5 龙志坚;论贾宝玉之精神世界[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梅丹;与贾宝玉网上对话[J];写作;2005年06期
7 唐蔚;;贾宝玉与多余人比较谈[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8 长风;;舒宪波《朴朔迷离的贾宝玉》在大观园召开座谈会[J];红楼梦学刊;2006年06期
9 李祝喜;;论多维身体言说中的贾宝玉[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晏义玲;;真与雅:贾宝玉之女子审美观[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杜景华;;贾宝玉性格再分析[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2 涂继文;;试谈贾宝玉的养生之道[A];抚州市老年体育科研论文选集[C];2003年
3 曾祥麟;;略论贾宝玉的“真”趣[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4 朱伟杰;;谁叫你去染指忠顺亲王的男妓呢?——贾宝玉“大承笞挞”根本原因的正确解读[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莫斌荣;;论《红楼梦》中贾政对贾宝玉教育的不合理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钟振;从贾宝玉的结局看当今家庭教育的三大误区[N];辽源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徐璐明;4小时说不尽一个贾宝玉?[N];文汇报;2012年
3 记者 吴丹 实习生 钱梦妮;失“玉”的现代人[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4 ;我不喜欢贾宝玉[N];中国艺术报;2005年
5 央视品牌顾问、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 李光斗;一个贾宝玉断送整个荣国府?[N];华夏时报;2010年
6 温云英;胤y=应为贾宝玉原型[N];吉林日报;2001年
7 ;贾宝玉在今日美国会不会是gay[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中国文学的古今贯通[N];解放日报;2004年
9 曹金钟;论宝黛性格的悖论[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顾小萍;新《红楼梦》:贾宝玉皈依佛门[N];南京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国学;《红楼梦》的宗教书写分析与探源[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江权;多元化语境中的贾宝玉形象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潇潇;贾宝玉“情不情”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郭林林;《红楼梦》中兄妹(姐弟)关系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4 梁振鹏;论贾宝玉的“抱情而遁”[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唐芸;浅谈贾宝玉出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实和;论贾宝玉形象的哲学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高月;浅析贾宝玉的女儿观[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远洋;贾宝玉形象的女性化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9 罗璞;贾宝玉与明清之际士大夫伦理道德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莹;贾宝玉、杜少卿“叛逆”说新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27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727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