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文学》课程的民族文化素养教育——以“西游故事”的中国“文化记忆”为例
本文关键词:论《民间文学》课程的民族文化素养教育——以“西游故事”的中国“文化记忆”为例
【摘要】:本文以中国"西游故事"为例,通过探讨其审美接受历程及其所蕴含的中国民族文化元素,指出《民间文学》是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民间文学作品蕴含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引导。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民族文化素养 西游故事
【基金】:“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教学项目:《民间文学艺术赏析》课教学策略研究——以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素养为视角”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MDYB201404
【分类号】:I207.7-4;G642
【正文快照】: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精神,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语言叙事的艺术方式,演绎着民间文化和民族精神。高校《民间文学》课程的设置已走过三十多个春秋,对民间文学的价值和功能,以及《民间文学》课程教学目标也随着学科和教学的发展不断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先正;;接受美学视阈下的戏剧审美接受[J];大舞台;2006年05期
2 刘德明;;中国当代影视剧审美接受的反思与展望[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陈金萍;;浅谈俳句汉译时的审美接受[J];科技信息;2012年24期
4 李天道;李钟霖;;知音:刘勰的审美接受主体心理建构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5 刘选让;作品与审美接受之关系[J];新疆艺术;1996年04期
6 陈相伟;;论艺术的审美接受[J];教育探索;2006年03期
7 刘素萍;翟思成;;艺术的审美接受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涂苏琴;桑迪欢;;网络传播时代审美接受的三个转向[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柳晓明;;视觉艺术作品的审美接受[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龚明华;;浅论艺术的审美接受[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良运;;试论中国古代的审美接受观[A];东方丛刊(2002年第3辑 总第四十一辑)[C];2002年
2 杨健平;;论中国审美文化接受模式的大转换[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壮娟;论恐怖与恐怖艺术的审美接受[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丽丽;韩剧在中国的审美接受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胡庆龄;戏剧审美接受心理研究纲要[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金天星;消费社会语境下中国电影审美接受的嬗变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吴娟;对《千与千寻》中宫式魔幻手法及其受众审美接受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5 熊选飞;新时期张恨水小说审美接受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27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727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