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只是‘写’出来的”——郭沫若“五四”时期诗论之意义
发布时间:2017-08-24 16:27
本文关键词:诗“只是‘写’出来的”——郭沫若“五四”时期诗论之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即兴而“写”论 自然流露 诗学策略 审美实现机制
【摘要】: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提出的即兴而"写"的诗学主张内涵丰富,意义重大,促进了自我表现的个性主义及其自由奔放的时代审美风尚的形成,张扬了"主情论"、性灵论等诗美理论,并以纯真为美的诗美思想丰富、充实和传播了表现主义思想,从而为初期的新文学实践确立了基本的理论依据;突破了"文贵曲"和温柔敦厚的古典诗美传统,为自由体诗的中国化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即兴而“写”论 自然流露 诗学策略 审美实现机制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一诗“只是‘写’出来的”熟悉新诗史的人大概很熟悉郭沫若的即兴而“写”论:“我想诗这样东西似乎不是可以‘做’的出来的。我想你的诗一定也不会是‘做’了出来的。Shelley有句话说得好,他说:A man can not say:I will compose poetry.Goethe也说过,他每逢诗兴来了的时候,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向明;正本清源:郭沫若之文化“结算”——评《抉择与扬弃——郭沫若与中外文化》[J];郭沫若学刊;2005年02期
2 ;2008年《郭沫若学刊》总目录[J];郭沫若学刊;2008年04期
3 王海涛;陈晓春;;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研究述略[J];郭沫若学刊;2009年04期
4 王文英;郭沫若的智慧风采[J];郭沫若学刊;1990年04期
5 陈晓春;在“泛神论”的背后──郭沫若早期哲学思想再探[J];郭沫若学刊;1994年03期
6 税海模;传统精神的现代化──也谈郭沫若泛神论的背后[J];郭沫若学刊;1995年02期
7 胡强;试论郭沫若诗歌的崇高美[J];玉林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8 ;2013年《郭沫若学刊》总目录[J];郭沫若学刊;2013年04期
9 李波;;郭沫若诗歌中的巴蜀文化精神之解读[J];现代语文;2006年07期
10 ;《中国作家》举办“建国六十周年诗歌、散文征文”暨“郭沫若诗歌散文奖”评奖启事[J];中国作家;2008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岩佐昌f,
本文编号:732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73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