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空间批评视野下《野草在歌唱》的异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7:49

  本文关键词:空间批评视野下《野草在歌唱》的异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野草在歌唱》 空间批评 异化 多丽丝·莱辛


【摘要】: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评论界誉为二战后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曾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凭借其第一部作品《野草在歌唱》而一举成名。自小说问世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运用了不同的视角对文本进行了原型理论、主题研究、人物特色等研究,而本论文是从空间批评理论角度出发来研究文本中的文化现象及人物异化问题的。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是空间批评理论的先行者。在1953年,他的著作《空间的生产》中提出了社会空间。提出了任何社会空间都是由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以及表征的空间共同生产出来的,相反社会空间也影响着人类的行为举止及个人意识。本论文运用社会空间理论来分析《野草在歌唱》,旨在探讨在社会空间中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异化和异化的人际关系,家庭空间中被异化的家庭关系以及心理空间中的自我异化对人物命运的影响。首先,论文从社会空间出发,分析了代表不同的阶级和性别的三个主人公玛丽、迪克和摩西在社会空间中受到的异化情况。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南非白人穷人与白人富人之间存在的冲突,黑人受到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受到的压迫。在这样的社会空间中,白人富人与白人穷人、白人女性和黑人都逐渐被异化,给人的性格带来了扭曲。家庭空间属于社会空间,在父权制社会下家庭空间是女性的主要活动场地。接着,本论文先从女主人公玛丽·特纳的童年时期的家庭空间找出原生家庭中的异化问题,到其少女时期的家庭空间中的异化,最后分析婚后在农场的家庭空间里的异化,揭示了在贯穿一生中的三个家庭空间给玛丽性格及命运带来的影响。最后,在社会空间和家庭空间的双重作用力下,个体的心理空间产生的异化。在三个不同空间带来的异化的影响下,玛丽、迪克和摩西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小说主人公的心理空间轰然倒塌,他们的人生都以悲剧告终。通过空间理论对《野草在歌唱》中异化对个体命运影响的探讨,读者可以看出作者多丽丝·莱辛对空间及其命运关联的思考,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种族歧视的批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空间和谐的重要性也能引发读者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野草在歌唱》 空间批评 异化 多丽丝·莱辛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Introduction9-17
  • Chapter One Alienation in Social Space17-33
  • 1.1 The Sense of White Cultural Superiority17-21
  • 1.1.1 Alienated Relationships on the White's Farming District18-19
  • 1.1.2 Social Superiority of the Rich White over the Poor White19-21
  • 1.2 The Capitalist and Patriarchal Society’s Disciplinary Power on Mary21-28
  • 1.2.1 Alienation in the Store21-24
  • 1.2.2 Alienated Relationships in Town24-28
  • 1.3 The Colonial Oppression and Supervision on the Black28-33
  • 1.3.1 Alienation in the Veld28-31
  • 1.3.2 Alienation in the White’sHousehold31-33
  • Chapter Two Alienation in Family Space33-42
  • 2.1 The Family Space of Mary’s Childhood: Absence of Love33-35
  • 2.2 The Family Space of Mary’s Maidenhood: Emptiness and Loneliness35-37
  • 2.3 The Family Space of Mary’s Marriage: Helplessness and Hopelessness37-42
  • Chapter Three Alienation in Psychological Space42-53
  • 3.1 Mary’s Alienation in Psychological Space42-46
  • 3.2 Dick’s Alienation in Psychological Space46-49
  • 3.3 Moses’ Alienation in Psychological Space49-53
  • Conclusion53-56
  • Bibliography56-61
  • Acknowledgements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轶妮;;多丽丝·莱辛出版新作《最甜蜜的梦》[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3期

2 向丽华;;多丽丝·莱辛研究在中国[J];邵阳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向丽华;;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分类[J];船山学刊;2007年02期

4 孙全志;;多丽丝·莱辛访谈录[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6期

5 ;多丽丝·莱辛特辑[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01期

6 亚当·史密斯;张和龙;;“故事内容决定了讲故事的手法”——多丽丝·莱辛访谈[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01期

7 竹夕;;多丽丝·莱辛:超越女权[J];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8 卢婧;;20世代80年代以来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述评[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4期

9 唐霞;;近十年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评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曹小雪;;论多丽丝·莱辛早期“逃离”性格的形成[J];名作欣赏;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慨;为什么多丽丝·莱辛更重要[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记者 孟黎;多丽丝·莱辛 获奖姗姗来迟[N];金融时报;2007年

3 萧莎;一言难尽的多丽丝·莱辛[N];光明日报;2013年

4 本版编辑邋John Freeman Xan Brooks 河北工业大学 张静 编译;多丽丝·莱辛:迟“放”的鲜花[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记者 孙海悦;译林社速推3本多丽丝·莱辛作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潘启雯;没有太多“新闻点”,多丽丝·莱辛的作品缘何也能畅销?[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年

7 瞿世镜;多丽丝·莱辛——不倦的求索者[N];文艺报;2007年

8 李北陵;“押宝”诺奖,出版商“保守”显明智[N];工人日报;2007年

9 云也退;多丽丝·莱辛:误读中炼制火药[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康慨;多丽丝·莱辛:我爸爸的梦,我妈妈的爱[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W毮,

本文编号:999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999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9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