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反腐报道的框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02:34

  本文关键词:《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反腐报道的框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纽约时报》 新闻报道 中国反腐 框架理论 新闻客观性


【摘要】:2014年至今,中国反腐系列行动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了国内外许多媒体的关注。关于外国媒体尤其是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说法流传已久,那么现在对中国事务的报道是否仍然存在与新闻客观性相背离的“妖魔化”的现象,是本论文的研究假设和研究目的。本论文的重点是对《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反腐报道进行深入的框架研究,依据臧国仁教授的框架理论运作机制作为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对《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反腐报道的框架进行表层框架和深层框架两方面的研究和分析。《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国反腐行动时采用了温和的冲突报道框架。研究报道的表层框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报道数量高峰点集中在高层官员落马的时间段内;报道篇幅中篇幅长的报道占据的比例稍高;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新闻来源以中国官方和中国媒体为主。研究报道的深层框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报道共有三大主题,主要的报道主题为调查审判;报道倾向为中立、负面各占一半;关键词的使用体现了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感情色彩。《纽约时报》对中国反腐报道框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内因主要从《纽约时报》的政治保守性、匿名信源制造“冲突”及对负面新闻的偏爱三个方面分析;外因则主要是社会文化及国家利益的差异。从《纽约时报》报道框架的形成原因出发,论文从三个方面提出改善我国的对外传播和提升国家形象的建议:采用平衡报道原则,提升对外报道水平;提升国家软实力,改进报道方式;加强国际交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
【关键词】:《纽约时报》 新闻报道 中国反腐 框架理论 新闻客观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
  • 1.3 研究方法11-12
  • 1.3.1 文献研究法11-12
  • 1.3.2 内容分析法12
  • 1.3.3 统计分析法12
  • 1.4 研究现状12-20
  • 1.4.1 框架理论文献综述12-17
  • 1.4.2 新闻客观性文献综述17-20
  • 第2章 相关理论阐释20-25
  • 2.1 框架理论20-23
  • 2.1.1 框架理论概述20-21
  • 2.1.2 框架理论内涵21-22
  • 2.1.3 框架理论作用机制:三层次框架理论22-23
  • 2.2 新闻客观性23-25
  • 2.2.1 新闻客观性概述23
  • 2.2.2 新闻客观性内涵23-25
  • 第3章 《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反腐报道的表层框架25-32
  • 3.1 《纽约时报》概述25-26
  • 3.2 《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反腐报道的表层框架分析26-32
  • 3.2.1 报道数量及高峰点:报道集中于高层官员落马期间26-28
  • 3.2.2 报道篇幅:较长篇幅为主28
  • 3.2.3 报道体裁:消息为主、深度报道和评论为辅28-30
  • 3.2.4 新闻来源:中国官方及中国媒体为主要新闻来源30-32
  • 第4章 《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反腐报道的深层框架32-40
  • 4.1 高层次框架分析——报道主题:调查审判为主32-34
  • 4.2 中层次框架分析——报道倾向:中立、负面倾向各占一半34-38
  • 4.3 低层次框架分析——关键词: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感情色彩38-40
  • 第5章 《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反腐报道的框架成因40-48
  • 5.1 内因40-43
  • 5.1.1 政治上的保守性40-41
  • 5.1.2 新闻来源:匿名信源制造“冲突”41-42
  • 5.1.3 对负面新闻的偏爱42-43
  • 5.2 外因43-48
  • 5.2.1 社会文化:“民主自由”与“人权至上”思想的影响43-44
  • 5.2.2 国家利益:政治关系与经济利益44-48
  • 第6章 《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反腐报道框架的新闻客观性反思48-51
  • 6.1 立场的不独立48-49
  • 6.2 事实与意见掺杂49
  • 6.3 煽情报道49-50
  • 6.4 偏颇报道50-51
  • 结语51-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正祥;注重新闻品质的世界名牌报——访《纽约时报》[J];新闻界;2001年05期

2 ;《纽约时报》改百年遗误[J];新闻前哨;2001年03期

3 熊波;报业进化的缩影(上)——《纽约时报》150年[J];南风窗;2001年16期

4 尤;《纽约时报》列举亚马逊不利的因素[J];出版参考;2002年14期

5 熊波;报业进化的缩影(下)——《纽约时报》150年[J];南风窗;2002年03期

6 王尔山;;纽约时报的故事[J];书城;2004年10期

7 张世昕;从《纽约时报》谈新闻媒体的风格[J];军事记者;2005年06期

8 储信艳;《纽约时报》百年老报彰显经营风范[J];传媒;2005年08期

9 刘年辉;《纽约时报》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J];传媒观察;2005年09期

10 徐倩;王利军;;《纽约时报》网络版探析[J];传媒;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柯文浩;;框架建构理论透视下的路透社与《纽约时报》关于2010年中国“两会”的报道比较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2 吴飞;;新闻媒体应该享有这样的特权吗? 《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剖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张洋;;中美媒体的相互引用与驯化:以2013年《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为例[A];中华新闻传播学术联盟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刘国慧;;西方媒介镜像下的内蒙古形象——对改革开放后《纽约时报》内蒙古报道的内容分析[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3年刊)[C];2013年

5 周佶;徐薇;;对“5.12”大地震后《纽约时报》和《新京报》相关报道的媒体话语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媒体如何架构危机事件——以山西疫苗事件和美国沙门氏菌事件为例[A];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慨;公共编辑痛批《纽约时报》张冠李戴[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辛义 曾响;120万份假《纽约时报》风波[N];中华新闻报;2008年

3 ;纽约时报经营陷窘,只好卖楼来纾困[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卜志道;转型中的纽约时报[N];中华新闻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尹琨 编译;《纽约时报》付费墙拉动数字订阅收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6 新华社记者;《纽约时报》的失实、失态、失信[N];人民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贺骏;1号店巨屏广告亮相纽约时报广场 公司否认针对竞争对手[N];证券日报;2014年

8 实习生 张燕 编译;纽约时报:百年老报前途未卜[N];国际金融报;2005年

9 任可;《纽约时报》的救星[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商建辉;纽约时报的成功之道[N];中华新闻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菲;《纽约时报》受众拓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2 李莉;近代中国的媒介镜像:《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旭;《纽约时报》对“3·14”事件、“7·5”事件相关报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田红虹;《纽约时报》成功因素探析[D];河北大学;2004年

3 段玉强;《纽约时报》对日本侵华的报道研究(1931-1937)[D];长春师范大学;2015年

4 石焱;《纽约时报》的数字化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马秋萍;中美两国媒体对米歇尔访华的媒介呈现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肖云婷;对《纽约时报》关于昆明事件和伍尔维奇事件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初秀秀;《纽约时报》昆明暴恐事件报道框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覃艳梅;对《纽约时报》上中国在非洲形象的批判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9 郭丹;《纽约时报》中的中国竞技体育形象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剑飞;《纽约时报》中的中国“他者”形象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003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003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6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