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节目特色研究
本文关键词:《罗辑思维》节目特色研究
【摘要】:《罗辑思维》是一档依托互联网的知识型自媒体脱口秀节目,具有开创性和典型性。本文截取了从2012年12月21日开播以来到2015年12月4日3年期间共150期的节目内容为样本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这一时间段内包含了《罗辑思维》节目从开播、大获成功再到逐步成熟稳定的一个过程。本文主要从受众状况、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三个方面着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量化方法的辅助,多维度分析节目的特色。首先,用数据统计的方式呈现出受众的地域、身份、性别、年龄分布,从而剖析《罗辑思维》节目的受众特征及定位。其次,对节目样本进行详细分析,归纳出节目内容的设置特征、思想倾向,以及叙事特征。最后,从立体式传播、互动式传播、营销式传播三方面分析这档现象级节目的传播形式。
【关键词】:罗辑思维 特色 自媒体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2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4
- 第一章 《罗辑思维》受众状况分析14-26
- 第一节 受众的属类分析14-20
- 一、受众的地域14-16
- 二、受众的身份16-17
- 三、受众的性别17-18
- 四、受众的年龄18-20
- 第二节 受众的特征及节目定位20-24
- 一、受众的特征20-22
- 二、节目定位22-24
- 本章小结24-26
- 第二章 《罗辑思维》传播内容分析26-42
- 第一节 内容设置26-34
- 一、内容的设置特征26-32
- 二、内容的思想倾向32-34
- 第二节 内容的叙事特征34-39
- 一、叙事视角34-36
- 二、叙事结构36-37
- 三、叙事语言37-39
- 本章小结39-42
- 第三章 《罗辑思维》传播形式分析42-52
- 第一节 立体式传播42-45
- 一、各种媒介形态的呼应42-43
- 二、各种媒介要素的结合43-45
- 第二节 互动式传播45-48
- 一、主体性与互动45-46
- 二、互动的形式与效果46-48
- 第三节 营销式传播48-50
- 一、微商城48-49
- 二、社群经济49-50
- 本章小结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表56-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刚;;自媒体的兴起与传统媒体的选择[J];传媒观察;2006年05期
2 张莹;;浅析“自媒体”的特点[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2期
3 张燕;;悲天悯人:锱铢必较与包容大度——自媒体的伦理标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胥晓璇;;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以播客为例[J];青年记者;2009年15期
5 吕选;;自媒体特征初探[J];重庆行政;2009年03期
6 罗斌;;网络传播中的自媒体研究[J];新闻世界;2009年02期
7 王启超;;从公共领域看中国自媒体发展[J];青年记者;2009年26期
8 叶捷思;;浅论“自媒体”的法律规制[J];法治研究;2009年11期
9 刘建新;;微博“捉奸门”中的自媒体和传统媒体[J];南方电视学刊;2010年03期
10 孙岳;刘文中;;浅议自媒体裂变式传播[J];中国信息界;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付玉;;浅析自媒体语境下人际传播的潜变[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2 欧雨路;;从自媒体到反媒体——媒介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初探[A];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4年
3 张少君;;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大中华区的非合作博弈——以涉及两岸三地媒体的“胖达人”事件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4 叶汉杰;;自媒体时代下保障独立审判的应对方略——以体系化应对思路为逻辑起点[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祥辉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系;“自媒体”革命的政治社会学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黄晓红;“自媒体”时代要靠真诚赢口碑[N];安徽日报;2013年
3 陈杰;自媒体商业价值待挖掘[N];科技日报;2013年
4 记者 唐文之;自媒体如何将影响力变现[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5 光明网记者 赵刚 本报通讯员 陈鹏 整理;自媒体&传统媒体是互补不是竞争[N];光明日报;2013年
6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自媒体繁荣是转型期的特殊现象[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7 传媒观察网站“新闻别动队”创始人 新平;自媒体与媒体原子化[N];经济观察报;2013年
8 特约评论员 信海光;微信让手机自媒体商业价值可期[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9 张湘彦;自媒体的生存逻辑[N];中国文化报;2013年
10 季诺;自媒体的悖论[N];经济观察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二娜;中华老字号自媒体传播现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丽;自媒体发展及其文化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晨;自媒体崛起背景下的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方式嬗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贵川;自媒体的功能定位及最优化管控路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永智;自媒体的失范与对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5 朱严峰;自媒体伦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6 李星;基于自媒体传播平台下网络涂鸦的创意实现[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邵一婵;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龚倩;论自媒体言论表达权的法律边界[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9 李亚勇;自媒体赋权失控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10 赵春旭;自媒体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49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04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