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融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19:18

  本文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融媒体 科学传播机制 科学传播系统


【摘要】:在我们跨入融媒体时代后,科学传播借助“互联网+”从广度和深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科学传播对社会和人们的广泛影响,是与科学传播机制的不断变革密不可分的。传统的自上而下、垂直灌输的线性科学传播方式极大的制约了科学传播的效果。今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不断融合,这种融合不是新旧媒体线性的相加,而是一种水乳交融,形成一种新的自组织系统。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是否做到了的真正的融合并为科学传播活动所使用?科学传播机制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又是怎样运行,存在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媒体融合后科学传播活动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希望借助媒体融合来改善现有的科学传播机制,扩大科学传播的效果和影响。本文首先对媒介的发展进行了回顾,阐释了融媒体的概念和特点。梳理了科学传播的内容以及在新媒体背景下科学传播的特点。分析了科学传播系统。然后从内部机制、外部机制和反馈调节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构成融媒体时代科学传播机制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找出在融媒体时代我国科学传播机制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契合度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系统整个自组织机制能力不够,还存在着信息混杂,信息泄露等问题,反馈调节没有跟上整个传播活动的节奏。根据以上所分析的问题,分别给出进行解决问题的建议。借助融媒体使科学传播机制革新,促进媒体之间的融合,增强系统自组织能力,加大对于信息的“把关”力度并完善反馈调节机制,为增强科学传播的效用提供内生动力。
【关键词】:融媒体 科学传播机制 科学传播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0-11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1
  • 一 理论意义11
  • 二 实践意义11
  • 第三节 研究现状11-16
  • 一 关于融媒体的研究11-13
  • 二 科学传播机制的相关研究13-14
  • 三 融媒体时代我国传播机制的问题14-16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16-17
  • 一 研究思路16-17
  • 二 研究方法17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17-18
  • 第二章 融媒体时代与科学传播的内涵和特点18-26
  • 第一节 从传统媒体到融媒体18-20
  • 一 前大众媒体传播时代18
  • 二 大众传播时代18-19
  • 三 新媒体时代19-20
  • 第二节 融媒体及其基本特征20-24
  • 一 融媒体的概念20
  • 二 融媒体的特点20-24
  • 第三节 科学传播的内涵和特点24-26
  • 一 科学传播的内涵24
  • 二 新媒体时代下科学传播的特点24-26
  • 第三章 融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系统及运行机制26-34
  • 第一节 科学传播系统26-28
  • 一 传播供体26-27
  • 二 传播受众27
  • 三 传播渠道27-28
  • 第二节 融媒体时代科学传播机制28-34
  • 一 内部动力机制28-31
  • 二 外部动力机制31-32
  • 三 系统反馈调节机制32-34
  • 第四章 融媒体时代我国科学传播机制所存在的问题34-39
  • 第一节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契合度欠缺34-35
  • 第二节 自组织程度不足、能力不高35-36
  • 第三节 内容传播机制存在的问题36-37
  • 第四节 反馈调节机制的“动作慢”37-39
  • 第五章 融媒体时代健全我国科学传播机制的建议39-44
  • 第一节 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39-40
  • 一 内容融合39
  • 二 人员融合39-40
  • 三 传播渠道融合40
  • 第二节 增强系统的自组织能力40-41
  • 一 激发科学供体进行科学传播的热情40-41
  • 二 提高传播受众的积极性41
  • 三 实现管理系统的自组织41
  • 第三节 加大对于科学传播内容的“把关”力度41-42
  • 一 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41-42
  • 二 强化“把关人”机制42
  • 第四节 完善反馈调节机制42-44
  • 一 媒体要充当好传播团体和受众“通道”的角色42-43
  • 二 实施实体与互联网联动,,加强与受众的互动43-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殿华;;现代迷信的流传与科学传播的误区[J];社会科学家;2005年S2期

2 谭小琴;;科学传播:我们迷失了什么[J];科普研究;2007年02期

3 李欣;;从科学传播新发展看媒体的定位[J];电影文学;2008年12期

4 谢彦;;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的科学传播[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1期

5 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2009年02期

6 侯丙孬;;农村科学传播媒介问题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李斌;;启蒙与科学传播[J];科普研究;2011年04期

8 李永广;;科学传播创新在科技场馆的实施[J];科技传播;2011年16期

9 翟杰全;;科学传播: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开放[J];科普研究;2012年05期

10 姜照君;;媒介变迁视角下我国科学传播的理念转向及路径选择[J];文化产业研究;2013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峥华;;建构主义思想下对科学传播社会语境的思考[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刘秀花;;气象科普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曾铁;;科学传播应重视规范性和科学性——以近年几家大报的若干文章为例[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香平;;科学传播需要双力驱动[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姜照君;陈清;;科学传播的“边缘化”[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孙红霞;任嵘嵘;;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新探[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琦来;普宏;孟雷;;关于中日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舒志彪;来英;;电视科学传播能力研究——以科教栏目为例[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9 石国进;;应急条件下的科学传播机制探究[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10 李秀菊;何薇;;欧盟科研框架计划项目中科学传播的政策与实践分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黄雯;中美科普影视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黄时进;哲学视野中的科学传播受众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罗红;科学传播的叙述转向及其哲学思考[D];南开大学;2014年

5 王细荣;清末民初新型知识分子科学中国化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卫征;科学传播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张凡;简论科学传播的历史演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施径科;科学传播中的公众理解问题初探[D];中南大学;2004年

4 李泳涵;科学传播的学科基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健;从《天使与魔鬼》的科学传播影响透视科学形象重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林小丰;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科学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黄悦翎;媒介变迁视阈下的近现代中国科学传播研究(1840-2012)[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8 杨飞;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比较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9 王玉平;《穹顶之下》的科学传播:科学记录与影像表达[D];兰州大学;2016年

10 程忆涵;SNS科学传播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56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056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7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