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打造民生话语场-对央视《新闻1+1》的内容分析

发布时间:2015-01-12 16:05

 


 

【摘要】 央视《新闻1+1》自2008年开播以来,受到了行业内外极大的关注,并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创造了较高的收视率。在互联网广泛普及、新闻信息触手可及的今天,在面对来自地方台众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竞争压力下,《新闻1+1》为何能取得如此成就呢?本文采用媒介内容分析法,选取了2009年至2012年间180期节目作为研究样本,围绕着《新闻1+1》着重关注了哪些议题,对议题本身关注的侧重点,建构了一种怎样的新闻话语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新闻1+1》注重民生选题,力图打造一个民生话语场;《新闻1+1》创造了主持人向新闻观察员的转变,从而实现了由传统的灌输式的话语方式向新的引导式的解读方式的话语方式的转变;《新闻1+1》通过民生话语场的建构和话语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突出人文关怀的节目理念、思想观念导向正确、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舆论监督。开创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话语建构的新范式,对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起到了借鉴意义。此外,本文还对《新闻1+1》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新闻1+1; 内容分析; 新闻话语; 
 

《新闻 1+1》节目自从 2008 年初亮相以来,立即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收视率位居前列,观众好评如潮。在开播后发生的几次重大事件中,《新闻 1+1》节目都能够及时、全面地为公众带来第一手信息和客观公正的评价。如“暖春之旅”、“中日圆桌对话”等等。为什么《新闻 1+1》节目能够得到社会和观众们的认可?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新闻 1+1》节目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旧机制,向观众展示当天新闻话题的事件全貌,通过主持人以及新闻观察员为观众解读事件真相,配以直播的形式,更有利于硬性新闻本身的时效性以及对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地分析和评价。

本文试图通过对《新闻 1+1》节目的个案进行分析,探求出新闻评论节目在公共话语空间建构方面的特点及形式,主持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更好地驾驭节目。同时,笔者希望通过对《新闻 1+1》节目的分析,探求出新闻评论节目在构建话语空间方面的创新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各省市地方台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评论节目应注意的问题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闻 1+1》 新闻评论节目 话语空间建构

 

目录


一、摘要

二、符号学概述
三、《新闻1+1》公共话语空间建构个案分析
四、分析《新闻1+1》话语空间构建的创新性
五、对《新闻1+1》未来发展的思考

 

二、符号学概述


(一) 符号学与电视符号学

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现代符号学则诞生于 20 世纪初期。“欧洲符号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首度为“符号学”立名,并提出建构符号学学科的设想。“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它将构成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我们管它叫符号学。它将告诉我们符号是由什么构成的,受什么规律支配[1]。”

 

五、对《新闻1+1》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 新闻1+1节目的主要不足

1. 主持人队伍在评论领域缺少专业分工
在《新闻 1+1》中,主持人就是新闻评论员。目前,由白岩松和董倩分别担任主持人兼新闻评论员,其中以白岩松为主。无论是白岩松还是董倩在评论的领域上缺乏专业细致的分工。他们都对不同领域的热点问题和重大新闻事件进行过评论。
虽然,《新闻 1+1》只是一档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它不是绝对传播真理的节目,只是提供一个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让意见领袖表达一些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并且向观众阐明理由。但是,就《新闻 1+1》节目而言,作为评论主体的主持人仅仅局限在白岩松和董倩两个人之间,而且,无论当期节目的选题是什么领域的话题,主持人都可以发表意见,这种评论方式一方面不能做到评论主体多元化,以达到传播多元声音的目的;另一方面,观众也会对节目和主持人产生一定的质疑,进一步影响节目的传播效果。
2. 与受众的互动较少
“受众”即“受传者”,这一概念最早由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一书中提出来,它指的是“在传播的过程的另一端的读者、听众与观众的总称。”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处于整个传播链条的终端,是大众传媒的传播对象,也是信息的接收者。
目前,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在网络传播中,受众的心态发生了很大转变。曾经的受众是被动的,笔耕文化传播,而网络传播语境下受众变得主动起来。
《新闻 1+1》节目中受众本位的观念体现的并不是很明确,它缺少与受众的互动交流。虽然《新闻 1+1》节目的选题都是当日或最近发生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或者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但在整个节目的直播过程中,观众并不能参与到节目的讨论中,也不能通过网络留言、手机短信等方式实时参与节目,加入整个节目“舆论场”的构建。
3. 不能充分融合接纳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的崛起,大大改写的传媒发展的趋势。我国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也很多,虽然尚无权威定义,但是,总的来说,大家都比较认同媒介融合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媒体之间合作性越来越强,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以及新媒体之间都存在互相渗透的趋势;另一方面,受众观念发生了改变,受众主体地位突出,并且与媒体之间的互动性增强。
2012 年 1 月 16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 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 2011 年 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 5.13 亿,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 4 个百分点,达到 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3.56 亿,同比增长 17.5%。

跨媒介拓展和受众对新媒体的追求,都预示着媒介融合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Web2.0 时代,网络论坛、博客、微博、3G 手机技术的出现,使得普通民众的自我表达变得越来越容易。在网络媒体深入发展的今天,媒介融合趋势已是不可阻挡,普通民众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强大,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显然受了挑战。《新闻 1+1》作为一档传统电视媒体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显然没有能很好地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起来。

 

(二) 符号学视角下的电视新闻语言与话语空间建构
符号语用学研究的是符号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而事实上当电视文本一经制作完毕后,它所面临的主要的使用者便是电视受众。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大师霍尔在对传播过程进行重新认识时,导入了符号学的分析工具,提出著名的编码与解码理论。霍尔认为,媒介传播者在生产媒介信息时,通过一定的文字及图像符号来传播意义。这些文字与图像符号的表现方式都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这些通过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能够表达特定意义的符号群就是符码,而媒介工业生产信息的过程就是一个编码过程。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也同样使用一定的规则来解读这些文字及图像符号并了解它们所传播的意义,这一过程就是解码。拿电视来说,在电视话语的“意义”流通之前,先要将原始事件编码成电视符号。经过编码的电视文本以多义而开放的姿态面向受众的读解,如果受众能够读出其中的意义也就是解码,那么这一流程便有效地完成了。显见,在理论视野中,受众扮演着文化及意义的解码者角色。在此基础上,霍尔进一步提出了受众解读信息的三种不同方式。即完全接受文本意义的优先式阅读(preferred reading)、部分接受文本意义的协商式阅读(negotiated reading)以及明知文本想表达什么却按自身的想法另行一套的反抗式阅读(oppositional reading)。不难看出,在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中,受众不再被当作顺从主流生产体系的消极客体而是具有一定能动性的可以进行选择的积极主体[29]。 霍尔模式中强调受众积极主动的乐观精神由费斯克承袭,而后者更将受众的能动性进一步放大,并走上了“符号民主”之路。我们知道,符号学家强调,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世界不是一个由纯粹事实所组成的经验世界,而是一个由种种符号所形成的意义世界;因此,各种事物——世上的物、人、事——本身并没有任何固定的、最终的或真正的意义,是我们——在社会中,在人类文化中——使事物有意义并对其指意。于是从一个文化或时期到另一个文化或时期,意义常常会发生变化。
费斯克将此观点推至顶峰,认为受众可以自行由自身的文化对文本建构意义。一个电视文本之所以流行,正是因为它能被不同的受众应用于不同的社会经验,以满足其不同的心理需求。可见,此时的受众被赋予能力,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享受着“语义民主”。
费斯克声称,每个人都有文化素养,不管他在物质世界中处于何种地位。每个人的社会经历、文本经历使他拥有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意义就在读者运用其文化能力进行阅读时产生。被统治阶级的乐趣亦在坚持自己的观点,或反抗,或独立,或与主流意识形态对话、协商,即对意义的控制和积极的参与过程中。
然而,对费斯克而言,仅仅是抵抗性阅读是不够的,只有把这种阅读提升为一种“快感”,阅听人才可能摆脱文化工业,成为流行文化生产和消费的主角。
他在《电视文化》一书中指出,电视之所以能如此“流行”,是由于受众可以自行从文本中构连意义,打破既有的规则,或是嘲讽权威,或另行创造诠释空间,把玩“文化政治”的游戏,并从中得到愉悦。这种意义生产的快感,类似于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狂欢节即从占统治地位的真理与既定的秩序中脱身的解放,它标志着对所有的等级地位、一切特权、规范以及禁律的悬置。”
于是受众生产所得到的就是一种“解放的、创造性的、游牧式的”的快感。诚然,费斯克有关快感的理论构想与他所主张的电视的两种经济理论密不可分。他指出,电视节目首先在演播室被生产出来,然后作为商品被卖给经销商;此后,在电视节目被播出时,它又由商品转变为生产者,生产出观众,并把观众作为商品卖给经销商。这二者共同构成了电视的金融经济阶段。而在电视的文化经济中,观众则从商品转变为生产者,为自己生产出属于自己社会经验的意义和快感,以及逃避权力集团的规训所带来的快感。这样,快感就成为了电视文化经济的核心,而且受众作为主动的参与者,可以享受到“语符的民主”。费斯克的这些论述一直受到其他文化研究学者的批判,认为他夸大了受众的权力。尽管如此,他对受众创造性的反抗和颠覆活动的肯定,无疑为我们理解电视符号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电视符码的语用提供了大胆的设想。 
综上所述,为电视研究提供符号学范式是本文撰写的基本理念。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电视符号学研究领域也已产生了一批丰厚的成果。不过我们也应看到,符号研究本身也有其局限性。正如艾伦•塞特所指出,“结构主义——符号学在谈起一个文本时,就好像该文本的意义预先已经给出并且每一个人都会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来加以理解……符号学家本人的下意识和主观性对分析的最终结果没有任何影响似的。”

其实,任何符号学家的批判都不是超验的,他受制于特定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从哲学的意义上说,结构主义—符号学模式不可避免地属于唯心主义的观念。此外,结构主义——符号学最遭人非议的弱点是,它“令人发指地没有历史感”,这或许是索绪尔共时性语言研究所带来的先天不足。也许我们应该将符号形式与更深远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种理论资源相互整合,才能弥补这一缺憾。

 

(三) 《新闻1+1》节目未来发展的建议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打“高端”、“权威”两张王牌,在议题设置上选择大家普遍关心的议题。对于以《新闻1+1》为代表的新闻评论类节目构建话语空间的新趋势分析如下:
1. 从“评事”走向“论理”
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 1+1》作为一档全新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它的定位就是要浓缩对事件本身的报道,将新闻事件作为节目的背景。节目一改往日传统新闻报道的风格,淡化新闻事实报道,每期节目选择一个热点话题,举事论理,从这点可以看出,节目的重心已放在传达观点上。主持人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循循善诱、层层深入,使事件的评论和分析按照节目的需要进行下去;新闻评论员则扮演一个负责对事件进行点评、论述、分析的角色,通过他的努力,向公众传达传媒体的某一政治倾向,变《焦点访谈》的“用事实说话”到现阶段的“用观点说话”,从以往单纯的“评事”向“论理”过渡。
2. 从“适时”走向“即时”
通过电视时评,对有限的时事新闻进行全面包装,能够实现对这些新闻资源呈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有效促进,争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成为可能。
电视时评具有的这种特点,使得我们可以这样推断,它的出现与兴起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的必然。电视时评之所以被称为时评,就是因为十分讲究时效性,可以说时效性越强,时评节目的生命力就越强。时评和新闻在时间上是同步的,与新闻报道捆绑发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对新闻做出科学、理性的诠释,引导公众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为。
《新闻 1+1》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更加注重时效性,采用直播的方式就是最好的佐证,力求保证最快速地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和发表意见。
3. 从“常规”走向“突发”
对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和跟踪评述已是 CNN(Cable News Network——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英国广播公司)等国外电视媒体的常规报道,但是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在事件发生和人们的意识之间大都有一段短暂的思想空白,即由于事件突如其来,受众来不及对事件做出任何判断,获悉事实的强烈欲望冲击了对事实的认识,这个关键性的间隙通常被视为新闻报道的第一时间。如果在这个暂短的时间内,哪家电视台最先报道事件、评论事件,就能第一个满足受众获悉事实的欲望,也把此家媒体对事件的认识传播给受众。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以自己的视角来报道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对其的评论,同时也是在解释事实,随之产生一种巨大的引导力。解释事实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常同事实一起抵达受众,对受众施加无形的影响。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工作者的第一选择就是在第一时间报道它,并以最快的速度表达对事件的理解,引导受众跟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起思考。这是媒体强化正确舆论导向的最佳环节。
《新闻 1+1》的开播时间虽然仅仅不到两年,但以其为标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央视这么多年来在新闻评论节目上所做的努力,同时也可以看到其在央视新闻频道系统化进程中所具有的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现阶段的《新闻 1+1》较刚开播时比,在节目手法上更加成熟,具备了观点解析类新闻评论节目的诸多元素,作为新闻类电视节目中的重要体裁,很好地发挥了节目的优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应该继续增强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让其能够更好的发挥标杆的作用,以打造出具有央视特点、中国特色、国际特征的新闻评论类节目品牌,并由此继续推进新闻评论节目从“评事”走向“论理”、从“适时”走向“即时”、从“常规”走向“突发”的走势特征,因此也可以说,观点解析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加速了频道专业化和系统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涂鸣华.  我国新闻话语体系的历史流变[J]. 青年记者2013(01)
[2] 熊蕾.  破空,落实[J]. 青年记者2013(01)
[3] 高宏存.  传统媒体向网络表达学什么[J]. 青年记者2013(01)
[4] 丁时照.  让新闻话语新起来[J]. 青年记者2013(01)
[5] 肖锋.  话语背后是要完成什么功能[J]. 青年记者2013(01)
[6] 孙静怡,王和平.  中国新闻话语:现状与趋势[J]. 编辑之友2012(11)
[7] 陶嘉琦.  央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特色评析[J]. 媒体时代2012(04)
[8] 卢莉.  评论竞争 选题制胜[J]. 记者摇篮2012(04)
[9] 翁玉莲.  新闻话语篇章主位对比研究[J]. 新闻界2011(07)
[10] 于松明.  央视《新闻1+1》选题分析[J]. 视听界2011(03)

 




本文编号:11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1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c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