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语境下网络剧“生命周期”研究:嬗变、传播、消亡
本文关键词:新媒介语境下网络剧“生命周期”研究:嬗变、传播、消亡 出处:《传媒》2017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互联网传播 三次元 媒介平台 互联网文化 文化传播 剧种 渗透性 虚拟世界 生命周期 媒介融合
【摘要】:正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剧"这一新兴事物备受关注,俨然已成为信息化时代典型的文化传播样本。然而关于"网络剧"还缺乏一个严谨、科学的定义,笼统地将其视为"基于新媒介平台播放及互联网传播而制作的剧种",是一种脱离现实社会联系的说法,它忽视了互联网所构建虚拟世界与"三次元空间"的渗透性。新媒介背景下形成的新语境正在改变现实社
【作者单位】: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基金】:2016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新媒介语境下的文体泛化文体研究”(项目编号:16Q22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206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文化模式判断,其和传统意义上的“电视“产业对象”,并重点讨论网络剧的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剧”这一新剧”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的播出空嬗变、传播和消亡三个阶段。兴事物备受关注,俨然已成为信息化间主要是互联网,总体上也存在单元时代典型的文化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力;互联网传播理论思考[J];通信世界;2005年29期
2 付玉辉;;走向秩序构建:互联网传播发展的最终指向[J];互联网天地;2012年06期
3 黄传武;;提倡互联网传播精神[J];中国广播;2012年05期
4 苏海龙;;科技电视信息的互联网传播[J];甘肃科技;2007年08期
5 芦鑫;;互联网传播方式的比较[J];对外传播;2011年07期
6 席桂桂;;试析网络外交所处的全球公民政治虚拟环境——基于互联网传播实践的观察[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7 曾凡斌;;互联网使用方式与社会资本的关系研究——兼析互联网传播能力在其间的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8 李丹;;论互联网传播秩序失范现状及影响[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5期
9 李娜;;第四媒体——国际互联网传播的特点[J];科技资讯;2007年34期
10 陈继静;;国际冲突语境中的互联网传播(1999-2008):多元表达的文化认同阐释[J];国际新闻界;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苏颖;;互联网传播与公共领域——基于中国文明现代化进程语境里的讨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勇;薛质;金波;;互联网文字作品传播监测模型及版权保护应用研究[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3年学术年会、五届五次理事会暨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报业篇)[C];2013年
3 陈月华;;试析网上虚拟主持人、真实主持人未来发展走向[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A];网络与反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十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立冬;张宁;;媒体转型期的技术应对策略初探[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三等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评论员 董少鹏;财经互联网传播中的“强势误导”击破底线[N];证券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柴选;互联网传播怎能如此误导摄影[N];中国摄影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凤虎;提升对信息的甄别与干预力[N];河南日报;2013年
4 记者 古隆媛;40家网络媒体聚焦魅力四川[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张涛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 教授;“微信十条”:让权利与义务对等起来[N];文汇报;2014年
6 静水;对付假新闻 各国有高招[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光明网记者 杨谷 赵徐州;网媒创新:内容+服务[N];光明日报;2010年
8 范玉刚;掌握网络文化的引领权[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郭金平邋贾玉娥;建设网络文化 巩固网上阵地[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亮;互联网传播环境下营销形态融合趋势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谢雅萍;互联网传播与闽台交流[D];福州大学;2002年
3 王东;论互联网传播与受众认知文化环境建构[D];四川大学;2004年
4 杨文朴;“使用与满足”视角下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女性互联网传播行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5 刘瑞;“病毒视频”互联网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安悦;自由表达与社会责任[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梁红霞;危机信息互联网传播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丹璐;微博对构建网络公民社会的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李鹏飞;从“广告”到“响应”[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徐金玉;中国电子商务媒介平台的生态危机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30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33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