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CN通讯社与东盟媒体合作模式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5 05:16

  本文关键词:CN通讯社与东盟媒体合作模式选择研究 出处:《广西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通讯社 东盟媒体 合作模式 SWOT分析 QSPM分析


【摘要】:当前,随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日益显现,媒体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体合作模式,在跨境媒体合作中,选择一种符合双方未来发展需要的合作模式显得尤为必要。CN通讯社作为中国两大通讯社之一,设立CN通讯社是为了向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的华文报刊、华语电台、电视台播发稿件。CN通讯社主要从事的是对外宣传的工作,是这方面的专业机构。自1952年发起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其在与海外、特别是东盟媒体合作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较为成熟的路径,在跨境媒体合作模式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对CN通讯社与东盟媒体的合作模式选择进行研究,是由于近年来受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微妙,从而导致双边在开展媒体跨境合作时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阻碍。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CN通讯社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媒体自身优势,承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同时,通过跨境媒介融合,控制成本,分解风险,增加收益,与东盟各国媒体形成一种长久良好合作的模式,以此应对新挑战。在本文中,笔者主要运用了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CN通讯社与东盟媒体的合作模式选择进行了研究。木文中以CN通讯社为例,就其与东盟媒体的合作现状进行SWOT分析,对已有的供稿式合作、参股式合作、节目交换式合作、共同研发式合作、混合模式等合作模式,运用QSPM分析法对五种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N通讯社与东盟媒体开展跨境合作的最优模式是混合模式。根据CN通讯社的合作模式选择结果,笔者从树立竞争理念,自主创新,提升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因地制宜,打造双语传媒;借势当地主流媒体,开展强强联合;布局新媒体领域等方面制定了 CN通讯社与东盟媒体跨境合作的实施途径以及实施保障机制,以充分保证合作方案的有效执行。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吟;;广西图书馆如何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服务[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6期

2 陈向阳;;中国-东盟的关键时刻[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40期

3 毛家武;杨丽雅;;面向东盟的广西新闻传播[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4 李宜华;;东盟国家新闻工作者联合会[J];新闻战线;1982年03期

5 ;访问中国—东盟中心官网与世界互动[J];中国报道;2014年07期

6 苏洁;蒋雪林;;中国-东盟十年向好[J];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33期

7 孙冰冰 ,胡奎;围绕东盟的龙象之争[J];新闻周刊;2003年36期

8 王以俊;;东盟:一个大的图书区域市场[J];印刷世界;2010年06期

9 王辉;潘丽华;董良;;中国—东盟博览会报道国际视野价值取向的建构[J];视听;2013年06期

10 曹云华;在东亚新格局中的中国—东盟合作——论新型的中国—东盟关系[J];东南亚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晓林;;东盟国家留学生学习医古文课程的困难及对策[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黄桂香;潘介春;何新华;;枇杷产业在中国——东盟水果贸易中的地位(摘要)[A];第五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程道品;易丰;;泛珠-东盟背景下的广西高端旅游市场开发探析[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梁振芳;;积极参与广西—东盟农业合作 推进沿边农业产业化发展[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唐农;;加强中国-东盟国际合作,促进传统医药发展[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报告集[C];2013年

6 张雪;;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与中美因素[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新光;齐峰;;中国与东盟的气候合作机制[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8 王勤;;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东盟主要成员国间的双边关系[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9 陈道超;李晟;;论中国农机参与东盟自由贸易[A];第三届(2003年度)中国农机论坛文集[C];2003年

10 陆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西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影响及对策[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忠田;去年东盟10国接待游客3749万[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驻札幌总领馆经商室 李健勇;日本对东盟直接投资骤减[N];国际商报;2000年

3 吕华健 赵劲松 张文 袁遥;七成广西游客钟情东盟国家[N];广西日报;2005年

4 本报驻东京记者 阎海防;日本与东盟自由贸易谈判进展缓慢[N];经济日报;2005年

5 ;东南亚联合构建电子东盟[N];人民邮电;2000年

6 特约记者 姚音 柴文静;中国元素与东盟的未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7 南博网特邀评论员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博士 王玉主;轮状体系转活东盟定位[N];国际商报;2006年

8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 张锡镇教授;东盟不惑之年踏上新征程[N];国际商报;2006年

9 叶辛 金羊;打造“无障碍”东盟跨国游成今年论坛目标[N];国际商报;2007年

10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王传军;中国与东盟携手共创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玉渊;东盟决策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潘维光;越南在东盟政治—安全合作中的参与研究:国家利益和国家身份的双重视角[D];复旦大学;2014年

3 孙英楠;中、日、韩与东盟三个自由贸易区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唐盛尧;中国—东盟农业比较优势与合作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肖斌;一致与冲突:东盟与欧盟经济政治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甘振军;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郑磊;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陈奕平;依赖与抗争[D];暨南大学;2006年

9 彭文平;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麻昌港;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进程及影响机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天宝;美国—东盟商业理事会:缘起与功能[D];暨南大学;2011年

2 白剑;美国驻东盟大使—缘起、职能与前景[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峰;“东盟方式”在亚太地区的扩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曹广伟;论冷战后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江鱼;东盟对华态度:形成、转变及启示[D];外交学院;2006年

6 刘静;冷战后东盟对欧盟战略[D];暨南大学;2007年

7 杨秀琼;东盟共同体:从意识到建构[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琼;东盟国家军扩问题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璐;释意论指导下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中国领导人致辞口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王芮;中国与东盟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对比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31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331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8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