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信息贫困的“脆弱性”研究--黑龙江农村地区信息需求与消费状态调查
本文关键词:农民信息贫困的“脆弱性”研究--黑龙江农村地区信息需求与消费状态调查 出处:黑龙江农村地区信息需求与消费状态调查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农村地区165名农民信息需求与消费状态的实地调研与访谈发现,经济因素已经不能成为农民信息贫困的排他性因素。农村居民的实际信息状态为:信息需求与信息消费差异显著、信息消费水平低以及信息消费的高波动性。这表明农村居民具有信息脆弱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敏感性高、适应力低和恢复力弱三方面。信息脆弱性维度的分析对当前我国农民信息贫困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
【基金】:黑龙江省高校图工委重点课题“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职能拓展研究——以农业高校为例”(项目编号:2013-B-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F323.8;G203
【正文快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信息环境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结构影响的日益加剧,信息贫富差距问题已成为人类政治与社会问题研究的重要方面。时下,信息贫困问题的研究焦点主要在于两方面(或者说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信息分化与数字鸿沟。前者探讨的是社会成员在信息的占有、获取与利用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云峰;张金祥;冯建华;;基于异常捕获的强脆弱性分析和利用[J];软件学报;2010年11期
2 李新明,李艺,徐晓梅,韩存兵;软件脆弱性分类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年02期
3 李新明,李艺,姜湘岗;软件脆弱性描述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4年11期
4 陆余良;李永祥;孙乐昌;朱俊茂;;TCP/IP协议脆弱性分析[J];计算机科学;2001年11期
5 杨洪路,刘海燕;计算机脆弱性分类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年07期
6 刘三满;;防火墙脆弱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8年09期
7 吕鹏;李新明;朱鸿乔;;脆弱性分析中数字蚂蚁的关联性分类方法[J];装备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8 李艺;李新明;崔云飞;;软件脆弱性危险程度量化评估模型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1年06期
9 李锁雷;;专用安全U盘脆弱性分析与自防护设计[J];警察技术;2013年04期
10 李新明;李艺;徐晓梅;韩存兵;;软件脆弱性分析[J];计算机科学;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匡时;;脆弱性分析与脆弱人口的社会保护[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赵蕊;孙振华;李新明;;脆弱性描述语言浅析[A];第一届全国Web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会议(WISA2004)论文集[C];2004年
3 于瑛英;胡敏;;城市脆弱性以及对策分析(英文)[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4 李波;伊瑞海;卢昱;;空间信息网络拓扑结构脆弱性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张国培;庄天慧;张海霞;;自然灾害对农户贫困脆弱性影响实证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6 海然;;云计算风险分析[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求进;;化工园区区域脆弱性研究概述[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王智刚;刘越屿;;雷击时易燃易爆行业的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A];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9 邢丹;李艺;;LKM机制脆弱性分析[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方妮;郭超;杨健;;PPS脆弱性分析及软件设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王娜娜 整理;脆弱性分析为灾害研究提供新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王新宇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关注人类共有的脆弱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段德峰邋刘盛;从“脆弱性”入手进行灾害分析和管理[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李伟;计算机脆弱性不能不评估[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5 ;脆弱性扫描产品功能指标说明[N];网络世界;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青;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分析与客流协同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张峰;协同生产网络组织的脆弱性研究与工程应用[D];重庆大学;2012年
3 张炜熙;区域发展脆弱性研究与评估[D];天津大学;2006年
4 李丽;中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红毅;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李卓华;社会发展脆弱性的技术经济系统集成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于江龙;我国国有林场发展脆弱性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刘晓明;复杂信息系统网络脆弱性分析与仿真验证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田艳芬;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冯克印;鲁西南煤炭化工经济区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楚克鹏;基于电网络理论的电力系统过负荷脆弱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陈鑫;我国海上运输通道脆弱性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王沁;环境污染情境下区域脆弱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刘金龙;基于复杂网络的电力系统脆弱性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池文芳;浙江省山区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6 郑晓召;基于异质性和协同性风险对我国农村贫困脆弱性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7 欧阳蔚;基于试验与模拟的农业旱灾系统脆弱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吴广斌;基于BP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脆弱性动态模拟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9 谭学兰;农村“因学致贫”的形成机理与政策建议[D];兰州大学;2014年
10 路正;基于脆弱性视角的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34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33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