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价值坚守与模式创新——以《朗读者》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25 23:38

  本文关键词: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价值坚守与模式创新——以《朗读者》为例 出处:《出版广角》2017年1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 电视节目 《朗读者》 价值 创新


【摘要】: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平台,带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其中,《朗读者》节目自开播以来获得很多现象级的成功,成为文化类电视节目制作的优秀典范。因此,本文从节目理念、朗读内容、环节设计和节目嘉宾四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朗读者》节目的价值坚守和模式创新,以期为文化类电视节目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作者单位】: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分类号】:G222
【正文快照】: 文化类电视节目是指以电视媒体为基本传播载体,传递传统文化知识,通过电视媒体声画交融的特点,向观众呈现立体化文化内容的电视节目[1]。如表1所示,自2013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浙江卫视的《中华好故事》、贵州卫视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锋;科教电视节目的冗余传播[J];电视研究;2000年11期

2 黄庆;浅议县级电视节目的定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06期

3 吕們;互补还是竞争?——试论省级一、二套电视节目的关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S1期

4 胡洁;汉城允许公众接收朝鲜电视节目[J];国际新闻界;2000年04期

5 秦明新;重审电视节目评奖[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6 尹清新;谈电视节目的个性化[J];新闻爱好者;2000年12期

7 刘宝成;试论电视节目的商品化[J];声屏世界;2000年05期

8 刘智文;电视节目的质量控制浅议[J];声屏世界;2000年05期

9 王青林,刘航;浅谈电视节目改版[J];新闻前哨;2000年02期

10 王科;电视节目的双休日综合症[J];当代电视;2000年S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洋;于大志;;浅谈制播分离下新型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建构[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2 汤为民;;中国农村电视节目的生产与传播[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三辑)[C];2008年

3 萧盈盈;;人文主义精神前进的50年(摘要)——关于电视节目文化内涵的一点认识[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4 宋爽;;浅析中国儿童电视节目的发展(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邢雪;;解读故事性电视节目(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6 陈立强;马君姝;;当前电视节目“主持人群集”现象研究[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郑保章;;浅谈科教类电视节目的组织与策划[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姜媛;;电视节目叙事的文学性植入与文学精神的消解[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敬婕;;婚恋类电视节目的形式不能大于内容[A];性与性别研究(第4辑)——年度性与性别事件评点(2008-2010)[C];2011年

10 潘洪业;;电视节目运作与市场展望[A];中国传媒经济(第一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巩秋芳;健康类电视节目如何实现突围[N];甘肃日报;2007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彭茗慧;如何保护电视节目模式?[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3 特约撰稿 吴闻博;《好声音》三大启示:用资本运作的方式看待电视节目[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

4 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 唐飒;电视节目改版可从欧洲取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5 李英晟;电视节目国际化的成功探索[N];人民日报;2013年

6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将推万集电视剧[N];北京商报;2013年

7 苗春;电视节目流行“拿来主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8 蔡闯;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电视节目?[N];光明日报;2013年

9 魏青;电视节目为何流行“跟屁虫效应”[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10 魏青;电视节目何时摆脱“跟屁虫效应”[N];中国改革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加斯(SUGATH MAHINDA SENARATH);印度电视节目对斯里兰卡观众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9年

2 刘秀梅;多元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机遇与挑战[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t,

本文编号:1334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334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e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