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时代的文化场域与文艺形式
本文关键词:微信时代的文化场域与文艺形式 出处:《艺术百家》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现象 文化场域 文艺形式 微信 朋友圈 订阅号 文化资本
【摘要】:微信作为全球用户量最多的即时社交软件已经侵入人们日常生活。作为一个以熟人为主的社交生态圈,微信不仅承担了即时通讯的功能,也提供了文化资本发挥的空间。文章主要通过简析朋友圈和订阅号这两个受众黏性不一的"自媒体"渠道,来了解话语资本是如何在微信空间里流通,并凭借这一资本获得相应的网络文化位置,以及以其为载体的文艺形式。
[Abstract]:WeChat, the world's most user - based instant social software, has intruded into people's daily life. As a social circle based on acquaintances, WeChat not only takes on the function of instant messaging, but also provides a space for cultural capital to play.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two media" channels of "the self media", which are the different audiences of friends circle and subscription number, to understand how the circulation of discourse capital circulated in WeChat space, and to get the corresponding network culture location and the literary form based on this capital.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基地重点项目“全媒体时代文艺形态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3JJD760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206;I206.7
【正文快照】: 一、微信的文化场域高速发展的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当下的媒介生态环境,而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或公开或私人的社交媒体在逐渐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的同时,也在调整大众传媒时代的阅读取向。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大家的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各大权威门户网站。这是个人人皆可发声,甚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二届中国(浙江)廉政小小说大奖赛征文启事[J];文学港;2010年03期
2 ;第二届中国(浙江)廉政小小说大奖赛征文启事[J];文学港;2010年04期
3 克俭;;诗歌与现代文艺消费[J];朔方;1991年11期
4 陈廉;“再创作”之我见[J];文艺评论;1987年04期
5 张英铎;新故事史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6 刘成信;;逆向思维 言简意赅——读《锋利的碎片》[J];杂文选刊(中旬版);2011年06期
7 高兴;;《中国现代文人与上海文化场域(1927—1933)》[J];小说界;2012年06期
8 石柱国;自勉对联拾趣[J];公关世界;1994年08期
9 张春田;孔健;;章学诚的古文师承与文化场域的交往实践[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马萧萧;“对课”教育的好教材[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于弘;;2011台湾诗坛世代与场域之关系研究——兼论中生代诗人之定位[A];“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傅淞巍;“朋友圈”归来还须非诚勿扰[N];辽宁日报;2014年
2 杜海涛;“朋友圈”是什么圈[N];人民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帆;“桃花女”故事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
本文编号:1338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33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