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信息茧房”,压实媒体担当
发布时间:2017-12-26 20:22
本文关键词:打破“信息茧房”,压实媒体担当 出处:《青年记者》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场 浅阅读 技术驱动 使人 自身兴趣 沉默的螺旋 丛林中 信息匮乏 主流价值观 传播现象
【摘要】:正浅阅读、碎片化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状态。用"生活状态"来形容,是因为移动和社交这两个关键词已经成为比比皆是的"场景",对人们日常行为乃至意识的影响和塑造,犹如水流渗入土壤,改变既无处不在,又润物无声;又好像春蚕作茧,日积月累中,自我形成了一种信息场域。"信息茧房"的概念即由此而来。由技术驱动的巨量信息使人如同置身海洋,由此造成的选择困难,令受众更容易从自身兴趣出发去取舍,机器算法则强化了这种令受众心理上"更
[Abstract]:Shallow reading and fragmentation have become a common state of life. "Life" to describe, because mobile and social these two words have become the "Scene", meet the eye everywhere effect on people's daily behavior and consciousness and shape, like water into the soil, change is everywhere, and softly; and like a silkworm cocoon, in the days and months multiplying form a kind of information, self field.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cocoon house" comes from this. Technology driven huge amounts of information make people feel like they are in the sea, resulting in difficulty of choice, making it easier for audiences to choose from their interests.
【分类号】:G206
【正文快照】: 浅阅读、碎片化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状态。用“生活状态”来形容,是因为移动和社交这两个关键词已经成为比比皆是的“场景”,对人们日常行为乃至意识的影响和塑造, 犹如水流渗入土壤,改变既无处不在,又润物无声;又好像春蚕作茧,日积月累中,自我形成了一种信息场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凯;信息场的实变分析[J];情报杂志;2002年05期
2 柴振荣;信息场与教育策略[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08期
3 王典荫,姜久富;建造数字时代的信息场——论广播电视技术演进的主流[J];西部广播电视;2001年12期
4 张凯;信息场性能分析[J];情报杂志;2003年02期
5 毕强;廖仁泉;;论接受场与信息[J];情报科学;1993年06期
6 曹茂开,刘健;生命与信息[J];情报杂志;2003年10期
7 王晓红;张硕勋;;论大众传媒语境下我国藏区“信息场”的重建与话语权的转移——以甘南藏区五村庄调查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8 龙国华;文南生;;信息向知识转化的过程演绎[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3年03期
9 马岩;王锰;;国外信息场理论的发展与演进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江作苏;心存善 勿伤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洋;基于信息场的信息影响力评估方法及在引文分析中的应用[D];上海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38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338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