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公共事件中“新市民”情感共振研究——以南昌市象湖事件为例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公共事件中“新市民”情感共振研究——以南昌市象湖事件为例 出处:《当代传播》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加速推进,大量农民变成"新市民",由此引发的公共维权事件层出不穷,其背后暗藏着一种由忍气吞声到行动抗争的民意取向。作为影响民意取向关键因素的情感,过去被当作理性的对立面而受到全盘否定。本文选取南昌市发生的象湖事件作为研究案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深度访谈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在新媒体时代,新市民情感表达呈现出多维度同时共振的显著特征,促使他们参与集体维权行动。新媒体作为社会关系的协调者,对于拉近新市民与地方政府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应该积极发挥社会整合功能,观照社会情感,消弭社会风险,引导"新市民"增强社会认同感,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中来。
[Abstract]:With China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a large number of farmers into the "new citizen", which caused the public rights hidden behind the event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a swallow to action against public opinion orientation. As a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orientation of public opinion, emotions used to be regarded as the opposite of reason have been completely negated. This paper selects Nanchang city as the lake incident as a case study, using grounded theory methods of depth interview, text analysis, found in the new media era, notable feature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shows the dimensions and resonance of the new public, prompting them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llective rights of action. New media as the coordinator of social relation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ridging the new citizens and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actively play the emotional, social integration function, observe social emotions, eliminate social risk, guide the "new citizen" to enhance social identity, really into the city life to.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社会底层青年群体心理极化的传媒干预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6BXW002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公共事件后传媒对民众的心理修复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YJS2016031
【分类号】:D630;G206
【正文快照】: 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的天虹商场门口,拉起“拒绝人祸,拒绝炸弹”等横幅,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在城镇化进程要求停建天然气项目。25日至26日,他们前往江西省中,人口流动成为常见的社会现象,“新市民”群体迅速政府门前静坐示威,直到29日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星;;浅谈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蔡懿;;新媒体时代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J];视听纵横;2009年05期
3 窦东杰;;新媒体时代政府危机公关的应对和处置[J];新闻爱好者;2009年22期
4 陈隽;;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新举措[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5 范琳琳;;新媒体时代明星隐私权的保护[J];青年记者;2010年24期
6 龚世星;;新媒体时代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刘宇赤;;论新媒体时代的执政能力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蒋文欢;;新媒体时代政府的责任与担当[J];杭州(我们);2011年09期
9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对公民隐私概念的理解[J];新闻知识;2012年01期
10 薛平军;万鑫;;图书馆:新媒体时代大学的重要名片[J];学习月刊;2012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宇时;;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转型[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0年
2 刘宇赤;;新媒体时代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朝晖;;论新媒体时代的公共管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4 付晓静;王斐;;试析新媒体时代的全民健身宣传[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5 孙长兰;;打造新媒体时代的行业主流媒体[A];中国电镀行业媒体创新与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刘双庆;;跨界.互动.整合——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的变化与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家芳;;新媒体时代:践行毛泽东群众路线的机遇和挑战[A];毛泽东党建思想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C];2014年
8 乔新玉;;食品安全舆情引导:地方政府的对策研究——以新媒体时代的框架策略为背景[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吴予敏;戴元光;邵培仁;王哲平;吴廷俊;张国良;;新媒体时代传播研究的回顾[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10 许洋洋;洪穗;李乔儒;;3g时代的传媒业研究[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约翰·查古拉 董家骏;新媒体时代的五条营销法则[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秦岭;新媒体时代,文学消亡?[N];文学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赵婀娜;视听新媒体时代 变化已经开始[N];人民日报;2013年
4 省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调研组;新媒体时代的执政挑战与应对[N];湖北日报;2013年
5 西安电视台 李青;新媒体时代电视台的路如何越走越宽[N];光明日报;2014年
6 蒋好书;新媒体时代,什么值得翻译[N];人民日报;2014年
7 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办公室 朱天龙;如何让统战宣传在新媒体时代更“对味”[N];光明日报;2014年
8 黄灵;媒体人破题“新媒体时代”转型危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9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张苍;新媒体时代 中医传播该转变了[N];健康报;2014年
10 本报通讯员 谭成 刘扬;庭审直播 新媒体时代的新平台[N];常德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改玲;新媒体时代的参与式文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沁;新媒体时代表达方式的改变[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2 王伟;新媒体时代的政府传播[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范庆;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安珊;新媒体时代下党报活动营销策略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5 张鹏;浅析新媒体时代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挑战[D];西南大学;2015年
6 朱亚锋;新媒体时代手绘形态生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璐;移动新媒体时代服务型政府形象塑造[D];苏州大学;2015年
8 梁杨;新媒体时代媒介侵犯隐私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9 梅嘉;新媒体时代医院舆情危机应对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林青;新媒体时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39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33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