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与超越:秀场直播形式下的传播心理阐释
本文关键词:回归与超越:秀场直播形式下的传播心理阐释 出处:《新闻爱好者》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秀场是媒介镜像的场域,传播主体与观看客体的二元结构中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要素建构着主客体的认知与行为。在媒介镜像映照下,女主播有着自我形象的迷恋、自我形象的零散与整合、自我形象的幻想等心理活动,以及女主播的自我形象呈现出前台与后台的落差。理想形象自我呈现动力来源于群际间共识塑造的角逐,媒介文本建构着个体的原初景象与社会情境,并成为自我的一种参照驱使着主客体参与到秀场直播中来。当前网络直播的价值属性被高度娱乐化、庸俗化的媒介内容所取代。要挖掘网络直播的本质属性,关键在于从主体与客体的心理层面出发,解决人自身的问题,超越现有形态和回归网络直播本质价值。
[Abstract]:Show field is the field of media mirror. There are complex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in the dual structure of communication subject and viewing object. These psychological elements construct the cognition and behavior of subject and object. The female anchorwoman has such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as the infatuation of self-image, the scattered and integrated self-image, the fantasy of self-image and so on. The self-image of female anchorman show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oreground and backstage. The motive force of ideal image self-presentation comes from the competition of consensus shaping between groups. The media text constructs the original scene and social situation of individual. And become a reference to the self to drive the subject and object to participate in the show live broadcast. The value of the current network broadcast is highly entertaining, vulgar media content replaced.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the network broadcast attributes. The key lies in solving human's own problems from the psychological level of subject and object, surpassing the existing form and returning to the essential value of webcast.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传播语境下弱势群体的信息表达及引导机制研究”(编号:11CXW037)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网络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现状及心理疏导机制研究”(12SH15)的阶段性成果 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06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我们只能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次认同”——在精神分析赋予这个术语的全部意义上说,亦即主体认定一个镜像时发生于他身上的转换。[1]媒介镜像实则是个体从媒介中认识自我形象的过程,弥补自我形象在初始阶段的零散性并整合为一体。人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世钦;自我形象的描绘[J];新闻与写作;1987年05期
2 波·彼得松;埃米尔·佩尔松;胡彦;;觊觎、憎恶和望尘莫及?——1984至2009年俄罗斯平面媒体文本中的美国霸权形象和俄罗斯自我形象[J];俄罗斯研究;2010年06期
3 麦尚文;;品牌形象传播:提升报纸核心竞争力的新途经——对我国报纸自我形象广告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广告;2003年06期
4 刘可铄;媒体自我形象广告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06期
5 周琪;;宗教与自由精神并行不悖的美国[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9期
6 班国春,薛惠文;出版社宣传意识泛论[J];中国出版;1998年05期
7 周琪;;中国自我形象的悄然改变[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06期
8 卜永清;;李清照诗词中的女性自我形象[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05期
9 王国伟;书是出版人自我形象的丰碑[J];中国出版;1996年01期
10 王志强;;戏曲广播创新的二重性[J];现代传播;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钱春格;李志娟;;乳腺癌患者自我形象紊乱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A];2013年河南省外科现代护理理论与循证实践新进展学习班——外科护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王小俊;;影响造口病人自我形象调整的原因分析[A];第二届第二次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苏州大学教授 徐斌;提升自我形象八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2 薛建华;公务员的自我形象的塑造[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3 平凡;自我调节战胜自卑[N];大众卫生报;2007年
4 王华;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建设新型农村干部队伍[N];西安日报;2006年
5 丁家永;品牌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N];中国企业报;2003年
6 蒋芸;浅谈教师的权威[N];云南政协报;2004年
7 罗乔欣;管理好自己的第一印象[N];北京日报;2005年
8 路文彬;历史空白者怎样书写历史[N];西藏日报;2001年
9 蒋西河;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N];中国人事报;2004年
10 ;注意孩子的羞愧表现[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慧;女性改良自我形象评分与粪失禁生活质量问卷中文版本研制与中国人群验证[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宋传颖;重庆大学生自我形象认知要素分析及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李芹;杜甫诗歌中的自我形象[D];西南大学;2014年
3 周婷;德国喜剧电影《酸甜邻居》中德国人视角下的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建构[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4 陈丽娟;大学生的自我形象评价调查及对自信心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卜燕敏;从符号学视域看网络生态下个体对自我形象的塑造[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6 杨赫姣;哲学自我形象的批判史观[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宋猛;中国在塔吉克斯坦的自我形象的构建[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73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373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