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的传播原因——以“暴走漫画”为例
本文关键词:“表情包”的传播原因——以“暴走漫画”为例? 出处:《新媒体研究》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暴走"表情包与本土新生网络表情一道,成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网络亚文化。表情包的传播因素很多,文章以"暴漫"为例,从"表情包"可以满足公众的情绪表达需要,寻求群体间的身份认同,以及制作简单,传播方便这三点原因分析表情包的流行传播。
[Abstract]:At present ,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the expression of " storm " and the expression of local freshmen become a kind of network sub - culture which has emerged in recent years .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J218.2;G206
【正文快照】: 2016年年初,由于台湾艺人周子瑜的一些不恰当的言论激起了大陆民众的抵制情绪,“帝吧”1网友在社交网站Facebook上与台湾网友进行论战,这一“表情包”大战被称为“帝吧出征”事件。值得关注的是在事件全程中“表情包”这一网络流行亚文化符号的大量使用,甚至成为最主要和最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方;;清末民初女学师生的游移经验——以天津为中心的考察[J];史林;2014年01期
2 马皓;;以语句意义唤醒英语学习积极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30期
3 黄亚楠;严红烨;;无解的困境——解读J.M库切的《耶稣的童年》[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4 阳志标;郭佳;刘宝杰;;SNS网站学生用户“身份认同感”的构建——以新浪微博和人人网中的“网络语言符号”传播为例[J];神州;2012年33期
5 熊红萍;;福柯理论视域之下的种族越界叙事[J];法国研究;2012年01期
6 许小青;晚清改籍问题的社会史考察[J];浙江学刊;2003年06期
7 孔苗苗;;互不干扰的彩虹——评影片《赛德克·巴莱》[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年02期
8 黄亚楠;;悲观主义的花——二战中的法国流亡知识分子[J];学理论;2012年23期
9 梁振华;“新理想主义”作家的文学态度与身份认同[J];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10 杨大亮;张军;;寻找自己的归属——迈克尔·杜瑞斯的《碧水橙舟》解读[J];名作欣赏;2010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蓝若宇;;我们都是“恶搞者”:从文化的身份认同看恶搞[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雷鹏;陈旭;刘妍洁;彭丽娟;;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及其调节作用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吴新慧;;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态分析——以杭州市为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华;权力的游戏[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许景新;“家园”的跨国界建构[D];山东大学;2015年
3 热米拉·斯力木;维吾尔作家汉语创作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4 宁团辉;冷战后澳大利亚强化美澳联盟的动因[D];外交学院;2016年
5 李静;一项中国留美学生英语学习喻像的叙事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丽娜;澳大利亚中印移民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7 寇灵慧;解析中国当代自白式肖像[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8 巴秋曦;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D];外交学院;2015年
9 罗爱葱;当前我国都市中产阶层休闲特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思蓉;结婚高消费的社会学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08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408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