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与融合:当下喜剧竞技类真人秀节目研究——以《喜剧总动员》为例
本文关键词:互动与融合:当下喜剧竞技类真人秀节目研究——以《喜剧总动员》为例 出处:《当代电视》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真人秀节目 竞技类 收视冠军 多元文化 传统文化价值 浙江卫视 喜剧小品 二次元 电视综艺节目 主体性
【摘要】:正喜剧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喜剧总动员》自2016年9月10日于浙江卫视开播以来,连续10次收获当日收视冠军,并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喜欢。本文针对这一收视热潮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喜剧总动员》的成功是互联网与多元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二次元文化是当下喜剧小品获得年轻人喜爱的主要原因,跨界明星成为观众关注的亮点,微博的营销和推广成为观众获得内容的主要渠道,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扬是此类节目博得高关注度的重
[Abstract]:Since its opening on September 10th 2016 in Zhejiang Satellite TV, the Comedy General Mobilization, a comedy reality show, has been the winner of the same day's viewing for 10 consecutive time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popularity of the audienc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uccess of Comedy General Mobilization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Internet and multiculturalism. That is, the second meta-culture is the main reason for comedy sketch to be popular among young people. Cross-border stars become the focus of audience attention, and the marketing and promotion of micro-blog become the main channel for audience to get content.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s is the focus of such programs' high attention.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G222
【正文快照】: 喜剧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喜剧总动员》自2016年9月10日于浙江卫视开播以来,连续10次收获当日收视冠军,并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喜欢。本文针对这一收视热潮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喜剧总动员》的成功是互联网与多元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二次元文化是当下喜剧小品获得年轻人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耘耕;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J];新闻界;2006年02期
2 彭吉象;;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慎学西方[J];新闻与写作;2007年02期
3 陈虹;;论真人秀节目的选手建构[J];新闻界;2007年03期
4 阚乃庆;;欧美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趋势及启示[J];现代视听;2007年07期
5 陈虹;;论真人秀节目的内核——冲突[J];新闻界;2007年04期
6 周雪涛;杜晓琳;;真人秀节目面面观[J];青年记者;2007年15期
7 胡妍妍;;论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独特个性和潜在活力[J];新闻战线;2007年10期
8 贺梦丹;;真人秀节目的民族化及创新探索[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7年10期
9 拉瑞·纳莫;;《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序言摘登[J];青年记者;2007年20期
10 周建军;陈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价值批判[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爱华;;从比较中看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黎薇;;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嬗变及批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晨宇;;职场类真人秀节目的数字媒体营销传播策略探讨——以《非你莫属》郭杰晕倒事件引发的微博热议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朱春阳;;媒体活动:多媒体时代的市场冲动、资源积聚与国际化尝试——以省级卫视真人秀节目为例的产业经济学阐释[A];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妍妍;试论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运作和创新[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雨檬 编译;印度两档真人秀节目受罚[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实习记者 郑蕊;14档真人秀节目抢滩四季度荧屏[N];北京商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王波;市场尚未捂热 内容还需改造[N];中国电影报;2005年
5 冉儒学;国内真人秀节目现状与发展趋势[N];中华新闻报;2005年
6 孙荣欣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是是非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林昊;英电视真人秀节目试图邀伤兵惹众怒[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本报记者 毛莉 编译;美国真人秀节目染指艺术圈[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陈忧子;综艺:真人秀节目的逆袭之年[N];工人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赵亮 实习生 申敏夏;真人秀节目:引进之后是创新?[N];工人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冬梅;网络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营销创新[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蓓娜;我国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问题及成因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周晓珍;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施育华;国内真人秀节目整合营销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叶薇;探析真人秀节目“全美超模大赛”中对身体的规训[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张惠;狂欢理论视域下的交友类真人秀节目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谢玲;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许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的瓶颈及对策[D];暨南大学;2007年
8 涂曼;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叙事解析[D];南昌大学;2010年
9 沈彬彬;职场真人秀节目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10 卢祝萍;国内职场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6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41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