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国家形象的形成和公共外交

发布时间:2018-01-16 13:26

  本文关键词:国家形象的形成和公共外交 出处:《新闻与写作》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外交 全球传播 国际舆论 国际环境 外国政府 浦东开发 世界舞台 民意调查 不知道 波士顿环球报


【摘要】:正"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是个很重要的课题,因为中国的国际形象与真实的中国相去甚远,或者说国际舆论对中国的评价中有许多误解、扭曲,乃至无中生有。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往往表现在外国的民意调查中,舆论会影响国家间民心的沟通,也影响外国政府对我国的政策。如果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不佳或颇有争议,恐怕它面对的国际环境就不会太友好,就会损害到国家的利益。中国当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走到世界舞台的
[Abstract]:"Chinese image and global communic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subject, because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of China is far from the real China, or 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 has many misunderstandings and distortions in the evaluation of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of a country is often reflected in foreign opinion polls, and public opinion will affect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untries. If a country's international image is not good or controversial, I am afraid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t faces will not be too friendly. China is now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and has reached the world stag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分类号】:D822;G206
【正文快照】: “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是个很重要的课题,因为中国的国际形象与真实的中国相去甚远,或者说国际舆论对中国的评价中有许多误解、扭曲,乃至无中生有。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往往表现在外国的民意调查中,舆论会影响国家间民心的沟通,也影响外国政府对我国的政策。如果一个国家的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飞;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黄超;试论发展中国公共外交[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唐小松;;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及其体系构建[J];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02期

4 李志斐;;重要战略机遇期与中国公共外交[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5 李艳艳;;“9·11”后的美国公共外交[J];社会观察;2006年06期

6 刘国华;李阵;;透视二战后日本对华公共外交[J];长江论坛;2007年02期

7 李默;;中国公共外交现状及发展建议[J];消费导刊;2007年05期

8 张毓强;张楠;;“面向2008年的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论坛”述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廖宏斌;;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唐小松;;论中国公共外交的两条战线[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朝晖;;美国公共外交中的跨文化因素分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贾庆国;;崛起中的中国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3 韩方明;;中国公共外交:趋势、问题与建议[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4 加藤嘉一;;每个中国人应是公共外交“大使”[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5 赵新利;;对欧公共外交大有可为——访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王义桅[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6 李巍;;对中国公共外交经典案例的一次深入剖析——评《中国世博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7 吴思科;;西亚北非变局为中国公共外交带来新机遇[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8 赵会民;;“中日小大使”与公共外交[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9 赵新利;;日韩留学生公共外交政策及启示[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10 吴泽林;;中国公共外交研究文献综述[A];公共外交季刊2012夏季号(总第10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天U,

本文编号:1433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433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2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