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中社会思潮的传播方式与传播路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 微信 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个自信 出处:《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微信中社会思潮具有空前的多样性、极度的复杂多变性、多元共生,相互吸收、更加关注现实利益、更加平民化、更加重视话语权的争夺等特点,它通过技术文化、草根文化、熟人关系圈和情感渲染等方式影响公众心理,不断争夺微信空间中的话语权,使得微信中社会思潮的传播,主体走向了平民和草根,内容更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方式更具隐蔽性和去中心化,进而使得思想传播的影响被放大。所以在对微信中社会思潮进行引导时,必须坚持"固本"与发展相结合,以凝聚社会共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巩固意识形态。
[Abstract]:WeChat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has unprecedented diversity, extreme complex variability, multiple symbiosis, mutual absorption, more attention to realistic interests, more civilian, more attention to the right to speak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It influences the public psychology through technical culture, grassroots culture, acquaintance circle and emotional rendering, and constantly struggles for the right to speak in WeChat space, which makes the spread of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in WeChat. The subject moves towards the common people and grass roots, the content tends to be more diversified and complicated, the way is more concealment and decentralization, which magnifi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pread of thought.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guiding the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in WeChat. We must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solid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unite the social consensus, carry forwar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trengthen the four self-confidence and consolidate the ideology.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北京邮电大学青年专项基金项目“微信折射出的当代社会思潮研究”(项目编号:2016RCGD34)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网络的放大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5SHB022)阶段成果
【分类号】:C912.67;G206
【正文快照】: 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言:“媒介形式偏好某些利益、更加重视话语权的争夺以及更加平民化等特殊的内容,从而最终控制文化。”[1]45随着微信平特点。[2]112-114它使得人际交往向信息分享和获取以台发展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它逐渐打破了基于现及社会交流方面拓展,从熟人向陌生人拓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新刚;温静;;新世纪社会思潮对青年影响的特点浅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课题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研究[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雷卫平;;社会稳定的文化方略[J];学术交流;2012年06期
4 丁祥艳;;社会思潮的类型和基本特征浅析[J];人民论坛;2013年02期
5 李勇;;关于当前社会思潮问题的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6 严兴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解读[J];学习与探索;2008年01期
7 朱四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的优势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7期
8 方付建;;论网络时代的社会思潮[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9 张玉明;伍三媛;;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产生影响的特点及应对策略[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韩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邦凡;;论社会思潮的若干特性[A];2007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静;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2 宋海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45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44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