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视频直播平台的传播特征
本文关键词: 传播特征 视频直播 信息传播渠道 社交媒体 媒体融合 话题营销 接触行为 零散性 移动视频 大月亮 出处:《青年记者》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16年11月发布的《2015—2016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提到,发展如火如荼的移动网络视频直播成为关注热点,越来越多的手机网民成为移动视频直播用户。(1)2016年被称为网络视频元年,移动视频直播平台呈现出新的传播特征。下面,笔者对移动视频直播平台的传播特征作一探析。呈现社交媒体平台功能,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
[Abstract]:The "2015-2016 China Media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report", which is being released on November 2016, mention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video streaming has become a hot spot. More and more mobile phone users become mobile video live users. In 2016, it is called the first year of network video. The mobile video broadcasting platform presents new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bile video broadcasting platform. Presenting the function of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diversifying the channel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作者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分类号】:G206
【正文快照】: 2016年11月发布的《2015—2016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和更强的视觉体验,甚至成为舆论产生地和提到,发展如火如荼的移动网络视频直播成为关注热点,越来舆论升温发酵的空间。越多的手机网民成为移动视频直播用户。(1)2016年被称为网 短视频以UGC模式为主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J];今传媒;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鹏;;社会热点事件微信刷屏现象的分析与反思——以“罗尔事件”为例[J];现代交际;2017年18期
2 周亚琴;;论碎片化时代下合肥市高星级饭店的公共关系管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15期
3 张丽霞;;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08期
4 姚坤;;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esthetic Acceptance of Micro-Film Based on Micro-Age[J];海外英语;2017年14期
5 陈_g;;碎片化与重构:微传播语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J];当代传播;2017年04期
6 伍廉松;;网络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J];教育评论;2017年05期
7 沈维梅;邵林;;自媒体的组织化表现形态研究[J];新闻知识;2017年05期
8 袁丽媛;;移动视频直播平台的传播特征[J];青年记者;2017年11期
9 苗艳;;从“媒介化”到“事件化”:媒介事件研究范式的拓展与变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04期
10 周丽妲;王潇伟;;大学生碎片化思维引导与整合路径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向伟;;微博时代 新闻传播特征及策略[J];新闻实践;2011年08期
2 周子渊;;大数据时代的传播特征[J];青年记者;2014年05期
3 吴振峰;试论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特征[J];大众传媒(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沈国芳;论中国小康社会的传播特征[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李芳;;论网络媒体的传播特征[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刘武辉;;图书的信息传播特征[J];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12期
7 熊茵;项国雄;;从“蛆橘”事件再探手机短信传播特征及应对策略[J];新闻界;2008年06期
8 胡忠青;;掘客的传播特征及其价值实现[J];东南传播;2008年02期
9 戴雅楠;;虚拟社区的传播特征浅析[J];东南传播;2009年06期
10 刘志刚;;网络“客”文化的传播特征与双重影响[J];今传媒;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思宇;王建民;康建毅;张良潮;胡维;王爱民;;兔肢体爆炸复合枪弹冲击波在体内的传播特征[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媛;;新浪网科普栏目的科技传播特征浅析[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媛;;新浪网科普栏目的科技传播特征浅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4 刘亚岚;魏成阶;池天河;武晓波;肖春生;闫磊;;2004年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传播特征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汪精华;;网络语言之英语借词的构建和传播特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黄应喜;蒋国荣;汪晓娇;;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季风及其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杜积西;网络时代价值观的特征与建构[N];光明日报;2013年
2 楚国良 中共湘潭市委党校;利用“微博”完善社会管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李小曼;传统媒体应更快适应新的技术环境[N];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亚林;逆散射理论中传播特征值问题的若干结果[D];天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雪筠;低情境传播与高情境传播[D];山东大学;2016年
2 唐丹;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征及运营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张路路;微信阅读、视听内容的传播特征与影响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4 刘瑶;古典音乐用于影视动画的艺术与传播特征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5 程卓;微信传播特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白莹;企业微博的传播特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刘丽芳;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马欣睿;微博客的传播特征及社会影响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秦汉文;人气博客的传播特征及影响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张冬艳;“5W模式”下我国网络自制剧传播特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65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46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