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灾难事件报道中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8-01-30 06:59

  本文关键词: 灾难报道 问题 对策 出处:《新闻前哨》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灾难性事件中的电视新闻报道来说,由于灾难性事件突发性、危害性、负面性、冲击性等特点,我国政府和新闻媒体对灾难性事件报道格外谨慎,灾难性事件报道的技巧也大不同于一般新闻报道,有其特殊性。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竞争加剧,灾难性事件报道失实、片面追求惨烈效果、妨碍救援者工作、不顾采访对象心理、忽略社会效益和舆论监督等问题泛滥,在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需要我国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在实践和发展中不断解决、完善。本文就是针对以上一些普遍问题做出的研究,经过查阅各大新闻类网站和书籍期刊,提出问题,分析现状,直至找到最快速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尽快的解决灾难性新闻报道之中出现的这些"蛀虫",还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本来面目。处理好每一次的灾难性报道,不让我们的新闻报道对受害人造成二次伤害,要带来正能量,做他们的保护伞。
[Abstract]:In the case of television news reports of catastrophic event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news media are particularly cautious about the catastrophic events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dden, harmful, negative and impact events. With the deepening of news reform and the aggravation of market competition, the reporting of catastrophic events is false and lopsided in pursuit of tragic results. There are complicated reasons behind these problems, such as obstructing rescuers' work, ignoring the psychology of interview subjects, ignoring social benefits and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and causing serious negative effects in the society. Need our news media and news practitioners to solve and improve in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the above general problems made research, through access to the major news websites and books and periodicals. Ask questions and analyze the situation until you find the quickest and most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se "borers" that appear in disastrous news reports as soon as possible. We should deal with every disaster story and not let our news report cause secondary injury to the victims, bring positive energy, and be their protective umbrella.
【作者单位】: 湖北省卫生计生宣教中心;
【分类号】:G212
【正文快照】: 1. 报道失实。 新闻报道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脱离和违背客观事实未能反映事实真相的现象。关于雅安地震之中的西南交大的新闻就是新闻报道失实的典型事例:“雅安地震发生时,成都震感强烈,但参加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西南交通大学学生,仍在余震中完成了考试。8时45分开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玲;;对灾难性事件摄影报道的伦理问题思考[J];对外大传播;2004年10期

2 马智;;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的新思路[J];新闻与写作;2007年03期

3 史晓红;;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思考[J];新闻采编;2007年06期

4 刘敏;;快速反应 确定报道重点[J];中国记者;2009年08期

5 杜芳;;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堵”与“疏”[J];新闻爱好者;2010年01期

6 陈昌凯;肖心月;张保军;黄皓明;;灾难性事件对幸福感的“积极”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7期

7 陈广容;;浅谈媒体在灾难性事件中所起的作用[J];新闻传播;2011年09期

8 高兰英;;新闻网站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特点[J];青年记者;2012年30期

9 沈正赋;灾难性事件报道方法论初探[J];新闻战线;2003年09期

10 张小燕;中外灾难性事件报道比较[J];新闻前哨;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丁柏铨;;论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公众的关系[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于文国;;从“5.12”汶川抗震救灾摄影报道看我国新闻摄影——在重大突发灾难性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与整体运行[A];开创新闻摄影科学发展新境界——新中国新闻摄影60年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言圣;佟文德;;浅谈急救领导组在抢救灾难性事件中的地位[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4 李学亮;;灾难性事件新闻图片的悲剧美[A];快门,为构建和谐社会奏响——第十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董葵;;浅论媒体报道5·12地震的特点和对传媒未来的影响[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6 董葵;;浅论媒体报道5.12地震的特点和对传媒未来的影响[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昌凯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灾难对幸福的“积极”影响[N];中国社会报;2010年

2 单士兵;灾难性事件受害人如何走出维权困境[N];中国社会报;2004年

3 丁玉如 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新闻系;媒体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传播策略[N];中国信息报;2009年

4 赵凯 许云鹏;智利有一套较完备的防灾和灾后重建体系[N];中国社会报;2008年

5 卯晓华;灾难性事件的报道策略[N];甘肃日报;2010年

6 王之枫;不是“漂流”是“遇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7 刘桂山;英国的意外事件应变机制[N];经济参考报;2003年

8 王淑贞;西欧新生儿变轻,“9·11”后遗症?[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本报记者 王晓冬;抚平受伤的心灵[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王鄱;党报在突发事件中的主导地位[N];甘肃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谢杰;移动新闻客户端关于灾难性事件的传播策略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6年

2 吕春晖;媒体微博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框架分析[D];西南大学;2016年

3 莫莉;论主流媒体自然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特点与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4 赵一玮;论我国媒体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妍;灾难性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D];西北大学;2014年

6 王旭;灾难性事件中摄影图片报道的双重生产逻辑[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75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475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d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