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中国电视调解向何处去——探寻在媒介产品与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跨界生存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8-03-05 14:21

  本文选题:电视调解 切入点:传播理论危机 出处:《新闻界》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目前的电视调解已经进入瓶颈化阶段,同质化以及媒介产品与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断裂造成的传播伦理危机和社会治理危机已露端倪;中国电视调解向何处去的前瞻性思考必须首先始于对自身定位的理性省察;电视调解的定位应当在媒介产品和纠纷解决机制之间谋求平衡,创造性地发挥大众传媒协同的优势,融入到社会协同治理的格局体系中,使大众传媒的传播功能、个案纠纷解决功能以及社会治理功能的抵牾、断裂得到弥合与彰显。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television mediation has entered the bottleneck stage. The crisis of communication ethics and social governance caused by homogenization and the break between media products and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has emerged. The forward-looking thinking of where Chinese TV mediation should go must begin with rational examination of its own posi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V mediation should seek a balance between media products and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and creatively bring into play the advantages of mass media coordination. Integrating into the pattern system of social cooperative governance, th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f mass media, the dispute resolution function of individual cases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function can be bridged and manifested.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媒体生态下权利纠纷解决的法学与传播学关系研究”(12BFX007) 教育部2012规划基金项目“权利的媒介救济”(12YJA820036) 民族法与区域治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分类号】:G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永强;薛颖;;廊坊地区2013年婚姻家庭与邻里纠纷引发恶性犯罪的调研分析[J];职业时空;2014年10期

2 李立景;;传媒殖民司法:电视调解合法性批判[J];新闻界;2012年12期

3 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宝君;陈伟东;;居民自治内卷化的根源[J];城市问题;2017年06期

2 吴昊;郑永君;谷玉良;;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转型社区的发展陷阱及其治理困境[J];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05期

3 李立景;郭力宾;;中国电视调解向何处去——探寻在媒介产品与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跨界生存与创新[J];新闻界;2017年05期

4 梁官宵;;中国农村家庭关系的内卷化困境及其发生逻辑[J];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5 王德福;张雪霖;;社区动员中的精英替代及其弊端分析[J];城市问题;2017年01期

6 王卓;王佩琪;;四川凉山彝汉双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社科纵横;2017年01期

7 陈进国;;宗教内卷化与去过密化——以济度宗教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8 谢立中;;《社会学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6年06期

9 潘泽泉;;多重逻辑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问题视域与理论争辩焦点[J];社会科学;2016年11期

10 姚群;李春雷;;公共事件维权后的公众易碎心理与传媒疏导——以南昌“象湖事件”为例[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立景;;第四种调解范式:电视与纠纷解决——基于“约请当事人”节目模式的分析与评价[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东方;“有请当事人”的戏剧化探索[J];视听界;2003年04期

3 彭慕兰,史建云;世界经济史中的近世江南:比较与综合观察——回应黄宗智先生[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4 黄宗智;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J];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立景;;纠纷解决的舆论范式——传播学与法学科际交叉视域中的纠纷替代性解决分析[J];河北法学;2006年09期

2 王江;政府信息公开的纠纷解决机制[J];上海信息化;2005年08期

3 李立景;;第四种调解范式:电视与纠纷解决——基于“约请当事人”节目模式的分析与评价[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申欣旺;;被误读的“大调解”[J];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24期

5 申欣;;浅议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4期

6 郑远民,蒋顺华;浅议在线纠纷解决机制(ODR)[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卫军;;现状与走向: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透析——兼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体系的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2 王志坚;;建立城市社会纠纷解决多元化机制的民意基础[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岳运生;;发挥律师在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妥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唐晓梅;;雷山苗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调查[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5 赵传毅;;诉讼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6 邱岳;;情理:串联盐业纠纷解决规范依据的红线[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7 刘如翔;;香港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8 马聪;;浅析我国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9 方然;;小额经济纠纷解决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以Cox比例风险模型为依据[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10 滕亚为;;试析当前纠纷的特点与完善纠纷解决机制[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海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纠纷解决机制 宜生态平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龙飞;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进展顺利[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侯小伟;南京秦淮设立快速消费纠纷解决通道[N];中国工商报;2014年

4 王生长 为本报评论委员会委员;大力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法制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晓鹏;我国正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日报;2008年

6 刘晓鹏;我国拟立法完善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胡江根);常州建立健全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袁婷 整理;宋鱼水:为百姓构建多种纠纷解决机制[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9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政制协调司 青锋 袁雪石;感受美国纠纷解决体制机制的特色[N];法制日报;2011年

10 王继学;纠纷解决机制应当多元化[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国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纠纷解决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剑;论凉山彝族的纠纷解决[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彭卫兵;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费先梅;清代豫西地区水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杨戴云;多元权威冲突与交错[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8 何宏耀;高等院校与学生纠纷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刘育梅;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琛;论根据合意的纠纷解决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张银华;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乡镇政府参与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李海博;小额贷款纠纷解决机制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4 张桢雪;平寨村布依族纠纷解决机制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5 赵泊然;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的纠纷解决机制探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吴良良;农村纠纷解决的传统策略与法律路径选择[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7 郝勋;我国大学生与就读高校之间的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8 栾锋;完善银行业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思考[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9 陈玉璞;英国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10 李翠侠;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运行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70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570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b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