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的传播——兼论专业新闻业的当下危机
本文选题:后真相时代 切入点:专业新闻业 出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后真相时代正在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其特征表现为:一方面,被原有社会秩序规定的真相界定者和界定方式正在受到公众前所未有的质疑;另一方面,公众与真相提供者之间原本较为稳定的契约关系变得飘乎不定。公众只需要那些符合其推测的"真相";公众对于传播者的诚意看得比真相更重要。究其原因,从时间维度来看,社交媒体以更为迅捷的速度终结了大众传媒在真相上的垄断性,但又无法因碎片化的信息而成为真相的代言人;从空间维度来看,社交媒体的社区传播方式培育了更加多元的立场与标准,使共识变得既不可能也不重要。专业新闻业在历史上曾由于专业知识壁垒太低和客观性的危机受到质疑,在后真相的时代,其存在的前提,即尽可能提供事实变得既困难又无意义,因而专业新闻业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Abstract]:The post-truth era is becoming a hot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s.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on the one hand, the truth definer and the defining method stipulated by the original social order are being questioned by the public as never befo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eviously stable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truth provider has become volatile. The public only needs the "truth" that fits its guess; the public's sincerity towards the communicator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truth. Social media quickly ended the monopoly of the truth in the mass media, but could not become the spokesperson of the truth by the frag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atial dimension, Social media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has fostered more diverse positions and standards, making consensus impossible and immaterial.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has historically been challenged by the crisis of too low barriers to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objectivity. In the post-truth era, the premise of its existence is that it is difficult and meaningless to provide facts as much as possible, so the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is facing an unprecedented crisi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媒体新闻传播创新研究”(16JJD860003)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广东上海新闻业打入澳大利亚[J];新闻前哨;2001年03期
2 郑保卫;树立科学发展观 实现新闻业健康发展[J];新闻与写作;2005年07期
3 国慧;;新闻业的“黄金时代”[J];书城;2009年07期
4 王永亮;陈新华;;人的全面发展:新闻业发展的价值尺度[J];声屏世界;2012年06期
5 王冬燕;;试论新闻业现状和发展[J];传播与版权;2013年02期
6 胡泳;;重金新闻业[J];新闻战线;1992年09期
7 斯颐;瑞典新闻业的管理[J];国际新闻界;1995年01期
8 甘险峰;阿拉伯国家新闻业的特点[J];阿拉伯世界;1999年02期
9 孙建昆;;新闻业迎来黄金时代[J];互联网周刊;2013年20期
10 聂长云;俄罗斯新闻业在过渡时期痛苦求索[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郑保卫;;西藏、新疆新闻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2 郑保卫;陈玉文;刘艳婧;;内蒙古市盟新闻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基于鄂尔多斯和锡林郭勒新闻业的考察报告[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3年刊)[C];2013年
3 袁靖华;;微博的理想与现实——兼论社交媒体建构公共空间的三大困扰因素[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4 洪婧茹;;社交媒体与上海大学生的环保参与:从线上关注到线下行动[A];中华新闻传播学术联盟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王斌;郑满宁;;扭转“逆差”:社交媒体时代国人形象传播机制及策略[A];新闻学论集(第30辑)[C];2014年
6 朱征洪;任广耀;;263网站盈利模式初探[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文雷 编译;美国网络新闻业失业率将进一步上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2 查理·H·贝克特 Charlie H.Beckett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介系;新型新闻业中记者角色的改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美国新闻业面临数字化冲击[N];光明日报;2013年
4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张建中;众筹新闻:网络时代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N];光明日报;2013年
5 埃森咨询经理 田范江;贝索斯的野心:“硅谷模式”重塑新闻业[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6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戴丽娜;美国新闻业发展现状[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周斌;网络媒介改变新闻业[N];中国邮政报;2005年
8 许知远 作者:《经济观察报》主笔;新闻业的旧边疆[N];经济观察报;2004年
9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 魏武挥;新闻业依然需要专业性[N];东方早报;2012年
10 乔来 编译;皮尤报告发布美国新闻业六大趋势[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丹尼尔;社交媒体在企业传播中的使用:可口可乐中国和可口可乐加纳案例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张咏华;多维视野中的网络新闻业[D];复旦大学;2003年
3 刘兆明;“融合架构”下的新闻业转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笑晨;变动新闻业中的“非虚构写作”[D];武汉大学;2017年
2 余虹姗;政治视角下菲律宾新闻业的历史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3 吕蒙;网络社交媒体关系网络与品牌传播[D];辽宁大学;2013年
4 徐蕾;政务社交媒体用户使用意愿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5 巩丽;社交媒体对电视节目受众观看行为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邹姝玉;社交媒体自我表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任雁;“文化迁徙”背景下中国留学社交媒体使用的“两栖”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李威;新闻的社交化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9 卜洁;社交媒体时代保险业的发展创新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李洁;国内不同社交媒体间的市场竞争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48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648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