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考古中的媒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4 17:54
本文选题:大众媒介 切入点:公众考古 出处:《成都体育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岁月悠久,历久弥新,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寻宝“一直是从古至今人类发展的重要叙事母题之一,人类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奇异之物”,满足自身“猎奇心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消费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这一时期“公众考古”的理念也传入中国,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迅猛发展。近年来曹操墓、海昏侯墓等考古发掘成为社会热点,大众媒介开始广泛进入到公众考古的领域。原本冷门的考古发掘工作在媒体的关注下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受众对考古前所未有的兴趣。处于发展阶段的公众考古学开始注重结合大众媒介来传播其考古成果,让公众了解、参与考古,学习“人类的过去”,从而参与进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中来。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考古学家逐渐认识到大众媒介在公众考古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对公众考古与大众媒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对公众考古与大众媒介的关系溯源出发,对我国公众考古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文献进行搜集与整理,梳理了我国“公众考古”的发展历程及公众考古与大众媒介的关系,力图指出不同形态的大众媒介在我国公众考古传播中的作用及影响。在对我国公众考古传播的主要媒介形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结合秦俑考古发掘、老山汉墓考古、曹操墓考古、海昏候墓考古等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媒介在进行公众考古传播时的特点及方式。最后本文对大众媒介在公众考古传播中的正负功能进行论述,并结合我国公众考古传播现状向政府、考古单位、媒体提出合理性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archaeological and mass media in China , and makes a thorough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archaeology and mass media .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85;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马启辰;;公众考古活动的分类与传播策略[J];文博;2015年02期
2 王毅;;物联网在金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用的思考[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年03期
3 李良荣;朱佳沅;;理论之痛,实践之难——中国当下新闻学界、业界的困惑[J];新闻大学;2010年04期
4 张士坤;王志华;;略论大众传媒与考古共享的互动关系[J];东南传播;2009年05期
5 郝勤 ,周雪蕾;体育新闻报道应走出三大误区[J];中国记者;2004年05期
6 郝勤,郭晴;论体育传播学的性质特点及其理论架构[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09期
7 冀文峰;公共关系与文物工作[J];文物春秋;1994年02期
8 唐楚臣;广汉三星堆文化探秘[J];楚雄师专学报;199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秦存誉;;考古圈与娱乐圈的融合[N];中国文物报;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鹏;当代电视媒体中的传统文化传播[D];山东大学;2009年
2 彭爽;我国电视泛娱乐化现象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711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71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