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媒体负面报道与审计契约稳定性——基于事务所组织形式变更视角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20 13:51
【摘要】: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之一,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扩散,媒体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同时,影响着各类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的风险感知。作为资本市场信息鉴证服务的提供者,审计师对企业风险的判断受到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基于事务所转制视角,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契约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负面报道次数与审计师变更之间显著正相关;与转制前相比,转制后的负面报道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更加显著;按照地区法制环境和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水平分组后,这些关系仅存在于在地区法制环境建设水平较高、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样本中。上述结论意味着我国基于市场竞争的声誉机制虽然尚不成熟,但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强化是媒体发挥治理作用的重要路径,媒体扮演好监督角色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As one of the ex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through the collection, processing and diffusion of information, the media not only reduces the asymmetry of information, but also affects the risk perception of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users to listed companies. As a provider of capital market information authentication service, auditors' judgment of enterprise risk is influenced by negative media report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firm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takes Shanghai and Shenzhen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as samples from 2009-2015, and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negative media reports on the stability of audit contract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negative reports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ange of auditors; the negative reports after the conversion had mor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hange of auditors than before; after grouping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legal environment and the level of internal control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any, These relationships only exist in the samples with high level of leg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poor internal control quality. The above conclusion means that the reput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market competition in China is not mature, but the strengthening of auditor's legal responsibility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media to play its role in governanc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for the media to play a good supervisory role.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127218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JC630048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502122
【分类号】:F239.4;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斯远;;关于“负面报道”的界定及其他[J];新闻导刊;2002年03期

2 翟楠楠;;惊诧于“负面报道造英雄”[J];新闻战线;2006年05期

3 乔新生;;为“负面报道”观击节赞赏[J];新闻与写作;2008年02期

4 范以锦;;“负面报道”:一个被模糊了的概念[J];新闻与写作;2008年03期

5 浪婴;;“负面报道”早该扔进垃圾堆[J];青年记者;2008年11期

6 范以锦;;“负面报道”:一个被模糊了的概念[J];采.写.编;2008年02期

7 刘建明;;负面报道的概念释疑[J];新闻与写作;2008年07期

8 王雷;;发挥负面报道的积极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范以锦;;何谓“负面报道”[J];采.写.编;2008年04期

10 曹燕宁;;负面报道为何无缘“十大新闻”评选[J];声屏世界;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广安;朱清河;;负面报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美国新闻报道观给我们的启示[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林红;“负面报道”不是“遮羞布”[N];安徽日报;2012年

2 刘鹏;销量下滑怪“负面报道”?[N];宁波日报;2012年

3 范以锦;“负面报道”不是“负面影响”[N];南方周末;2007年

4 黄冈供电公司 王景瑞;企业应对负面报道心理定位分析[N];黄冈日报;2007年

5 单士兵;能不能像仇和那样对待“负面报道”[N];工人日报;2008年

6 顾兆农;郑少三:“负面报道”不等于负面影响[N];人民日报;2008年

7 张晓健;走出对“负面报道”的认识误区[N];中华新闻报;2009年

8 张玉洪;正确认识负面报道是现实课题[N];学习时报;2010年

9 智诚灵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成莹;大危机时代的媒体策略[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10 高骥;对待“负面报道”要有正面心态[N];组织人事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明;媒体负面报道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何英;冷战后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建构主义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瑶;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在职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宋建飞;媒体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3 王雨潇;媒体负面报道对高管变更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王奕璇;媒体负面报道对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陈瑞萍;媒体负面报道与国企高管薪酬[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年

6 曾芷昀;媒体负面报道、法律环境与审计师变更[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梁新;负面报道论[D];湖南大学;2009年

8 魏钰尧;负面报道及其传播效果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刘冉;消费者对报纸负面报道的品牌态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贤婷;负面报道在传播中的放大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93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193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1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