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浅探
[Abstract]:In the era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 use of new media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helps to quickly enhance the impact of communication. In this paper, new media product matrix, social platform, content planning,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Train the reporter type host, build the new power of comment to explain, try to provide a mirror for changing the thought of external report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明;文化差异对国际传播的影响[J];当代传播;2002年05期
2 张君昌;国际传播:在全球化语境下报道世界[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07期
3 刘子建;;全球化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理念变革[J];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04期
4 赵雅文;;国际传播失衡与平衡的哲学思考[J];新闻大学;2007年02期
5 石芳;韩向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提升[J];东南传播;2007年08期
6 朱振明;;反思中国对非洲的国际传播[J];青年记者;2008年17期
7 张晖;;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国际传播[J];军事记者;2008年11期
8 一凡;;国际传播学会[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9 戴长征;;非洲的国际传播与“呜呜祖拉”[J];对外传播;2010年09期
10 林任君;;在国际传播中要确立什么意识[J];同舟共进;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心颖;;首都危机事件国际传播的有效控制[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2 Dan Schiller;;国际传播中政治经济权力平衡的变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邓建国;;从在华外国人的博客看国际传播的新途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郜书锴;;国际传播的重新布局——以新媒体为研究对象的案例、实践与理论[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1[C];2010年
5 郭可;;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及影响[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6 王利涛;刘庆;;国际传播视野中的中国环境外交——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A];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李智;刘胜楠;;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调查及未来传播策略研究[A];2014中国传播论坛:“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吴三军;;化解西方媒体误读,重塑北京国际形象[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罗以澄;夏倩芳;;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玉玲;新技术条件下国际传播的发展变化[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 王庚年;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N];人民日报;2013年
3 邓建国;从在华外国人的博客看国际传播新途径[N];中华新闻报;2007年
4 记者 杜军玲;非盈利性蓝海国际传播促进会成立[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记者 韩晓东;蓝海国际传播促进会在京成立[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梦杨;福莱国际传播宣布上海新领导团队[N];中国贸易报;2010年
7 贺明华 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建立高效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沈国麟 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建国际传播的“中国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记者 孙海悦;中国国际传播步入新战略转型阶段[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毛莉;精准传播是提升国际传播效果的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邱凌;软实力背景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哲;国际传播的“海味”与“中国味”[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2 潘宝宝;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形象建构[D];山东大学;2016年
3 叶雨菁;中国网络内容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4 陶志威;中国网络内容国际传播平衡报道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5 李晶;全球化视角下龙狮运动国际传播路径选择及其对策探析[D];湖北大学;2016年
6 李雅洁;中国企业国际传播效果分析及对策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7 孙晓男;减少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噪音[D];外交学院;2005年
8 李大元;跨文化视野中的国际传播[D];吉林大学;2005年
9 古天姣;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吉广荣;汉语大众媒介与汉语国际传播[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88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38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