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人际关系异化的媒体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13 20:34
【摘要】: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之后,进入了网络传播时代。大众媒体发展迅速,新媒体应运而生。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4G移动互联网络的应用,人们随时随地接收与发布信息成为现实。然而,人们对媒介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由“人-人”逐渐变为“人-机-人”的模式。传统交往模式发生改变,人际关系发生异化。本文开篇介绍异化理论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并提到了“媒介化社会”一词,对该词进行了解释,研究了“媒介化社会”的发展和特征。文章第二章从人际关系交往的主体、人际关系交往主体间和群体交往三方面详细研究了人际关系异化的表现:主体依赖性上升、娱乐性增强、交往空间、模式和内容的异化等等。本文主体部分是第三章,本章从技术、文化和社会三个大的维度着手,叙述技术、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对媒体造成的改变,研究这些改变对人际关系造成的影响。在文章的最后,笔者从媒体应引导大众人际交往的理性回归、建立健康良好的交往环境和树立理性的交往目的三方面探讨媒体在改变人际关系异化的措施。目前,人际关系异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媒体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遏制这一现象,以免产生更严重的社会后果。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 people have entered the era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after experiencing the era of oral communication, the era of word communication, the era of printing communication and the era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ss media, new media emerged as the times require. Because of the popularity of smart phon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4G mobile Internet, it becomes a reality that people receive and publish information anytime and anywhere. However, people's dependence on media is increasing,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person-person" to "man-machine-person" mode.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communication has changed,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have been aliena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paper, the origi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lienation theory are introduced, and the term "media society" is mentioned, the word is explained,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dia society" are studied.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uthor makes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alien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subject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inter-subject and the group communication: the increase of subject dependence, the enhancement of entertainment, the communication space, and so on. Dissimilation of patterns and contents and so on.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is the third chapter, which start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echnology, culture and society, describes the change of the media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culture and society, and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these changes o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the author probes into the media's measures to change the alien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media should guide the rational return of the mas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stablish a healthy and goo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set up the rational communicative purpose. At present, the alien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media should take timely measures to curb the phenomenon in order to avoid more serious social consequences.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潇;;媒介技术进步与人类的时间空间[J];新闻前哨;2008年09期

2 阮时敏;;媒介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J];华东科技;2008年08期

3 付丽;;试析新媒介技术影响下的审美嬗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11期

4 孙凌;邓瑶;;媒介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以“播客”为例[J];新闻前哨;2009年10期

5 潘祥辉;;论媒介技术演化和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关联[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温晨晨;;论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4年01期

7 梁国伟;图腾意识与影像/媒介技术[J];文艺评论;2004年06期

8 杨芳芳;;浅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J];理论月刊;2006年06期

9 王星;;博客的语境[J];新闻窗;2007年03期

10 丁未;田阡;;流动的家园:新媒介技术与农民工社会关系个案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丁未;田阡;;新媒介技术的使用与流动人口社会关系研究——以深圳石厦村湖南攸县籍出租车司机为个案[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2 宋奎波;陈红兵;;媒介分析学派的媒介技术社会影响思想述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校园类社交网站能否延续老同学的关系——媒介技术对人际关系影响研究[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4 罗梅;;技术与传统:全球化语境中怒江傈僳族民歌传承的变化[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北京传播学学者 胡蔚然;媒介技术与信息内容需相得益彰[N];东莞日报;2012年

2 韩小凤 王婧;从文化研究视角看新媒介技术对受众的影响[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3 光明网记者 郑子琳 宋雅娟;毕业了,,选择去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N];光明日报;2014年

4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中国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专家 胡泳;“网络化”的思维[N];光明日报;2014年

5 赵彦华;科技实力衡量标准[N];中华新闻报;2003年

6 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新媒体研究学者 魏武挥;从麦克卢汉到乔布斯:媒介技术与环境保护[N];消费日报;2014年

7 马东梅;新媒介技术对受众的影响[N];中华新闻报;2007年

8 主持 本报记者 龚丹韵;我们的交流方式进步了吗[N];解放日报;2012年

9 陈钢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互联网与儿童的“三个身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时敏;从媒介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看人与技术关系的演变[D];东华大学;2008年

2 沈默;论媒介技术的本质与历史演变特征[D];东北大学;2008年

3 邓情予;新媒介技术与农民生活品质之关联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红柳;新媒体下广告传播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5 姜辉;概念、边界与权利[D];南京大学;2014年

6 王立红;媒介技术视域下传媒组织文化的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吴俊辉;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对消费文化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8 徐鸿晟;媒介“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与融合[D];兰州大学;2016年

9 朱琳;人际关系异化的媒体成因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10 袁典妃;数字化媒介技术对时空感知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57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457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7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