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我国女性时尚类电视节目《美丽俏佳人》中女性形象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3-16 22:00

  本文关键词:我国女性时尚类电视节目《美丽俏佳人》中女性形象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电视节目所传递的信息不仅影响着受众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对人类社会性别的构建也存在着影响。电视节目中呈现的女性形象影响女性受众自我认同的形成及对性别特质的认识,从而影响其对自我形象的建构。女性时尚类电视节目的出现受到大量女性受众的追捧,对女性的审美观、消费观念等产生较强的影响力。本文以我国女性时尚类电视节目中具有代表性的《美丽俏佳人》节目为研究主体,通过对节目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梳理,分析节目通过不同符号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并对节目中两性的话语进行分析,探讨女性在节目中的话语权。通过对该节目的分析发现,《美丽俏佳人》节目对现代女性形象的呈现是多样化的,突出社会变迁过程中我国女性社会角色、女性气质的转变,且女性在大众媒体中的话语权得到增强。但该节目对女性家庭角色、女性审美标准的呈现存在刻板化现象,且该节目存在引导女性非理性消费的倾向。需要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正确引导女性消费观念、构建女性电视节目内涵等方面对该节目进行完善。
【关键词】:女性时尚类电视节目 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2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15
  • (一) 研究背景6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6-7
  • (三) 研究方法7-8
  • (四) 研究现状8-13
  • (五) 相关概念界定13-15
  • 1. 形象、女性形象13-14
  • 2. 形象建构14-15
  • 一、女性时尚类电视节目中的女性形象建构15-25
  • (一) 电视节目对女性形象、气质的建构15-19
  • 1. 对多样化女性气质的建构16-19
  • 2. 对女性角色的建构19
  • (二) 电视节目中女性审美观念的建构19-22
  • 1. 对女性外在形象的塑造20-21
  • 2. 对女性内在形象的塑造21-22
  • (三) 电视节目中女性话语权的建构22-23
  • (四) 本章总结23-25
  • 二、《美丽俏佳人》节目中非语言符号对女性形象的建构25-32
  • (一) 符合女性视觉审美的画面符号26-29
  • 1. 温馨甜美的场景布置26-27
  • 2. 充满女性特色的色彩符号27-28
  • 3. 镜头语言对非理性消费观念的呈现28-29
  • (二) 凸显女性气质的声音符号29-30
  • 1. 符合节目主题的音乐29
  • 2. 烘托节目气氛的音响29-30
  • (三) 将女性形象置于被观看地位的肢体语言30-31
  • (四) 本章总结31-32
  • 三、《美丽俏佳人》节目中语言符号对女性形象的建构32-39
  • (一) 节目副语言对女性特质的建构32-34
  • (二) 节目词汇对女性形象的建构34-35
  • 1. 具有女性语言特色的词汇使用34-35
  • 2. 词汇中的女性审美标准35
  • (三) 节目会话中的女性话语权解读35-38
  • 1. 男性占主导地位的会话模式36
  • 2. 不同语境中女性话语权分析36-38
  • (四) 本章总结38-39
  • 四、《美丽俏佳人》节目在女性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39-46
  • (一) 节目中女性的刻板印象39-42
  • 1. 女性性别角色中的刻板呈现40-41
  • 2. 女性成为男性视觉欲望的客体41-42
  • (二) 呈现非理性消费的女性形象42-44
  • (三) 女性话语权较弱女性形象受男性审美支配44-46
  • 五、完善《美丽俏佳人》节目对女性形象建构的建议46-50
  • (一) 构建先进性别文化,提高节目从业人员的素质46-47
  • (二) 引导正确消费观念,构建女性电视节目的丰富内涵47-48
  • (三) 加强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引导,建立自由话语平台48-50
  • 结语50-51
  • 注释51-53
  • 参考文献53-55
  • 附录55-58
  • 致谢58-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庆;浅议县级电视节目的定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06期

2 吕們;互补还是竞争?——试论省级一、二套电视节目的关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S1期

3 胡洁;汉城允许公众接收朝鲜电视节目[J];国际新闻界;2000年04期

4 秦明新;重审电视节目评奖[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尹清新;谈电视节目的个性化[J];新闻爱好者;2000年12期

6 刘宝成;试论电视节目的商品化[J];声屏世界;2000年05期

7 刘智文;电视节目的质量控制浅议[J];声屏世界;2000年05期

8 王青林,刘航;浅谈电视节目改版[J];新闻前哨;2000年02期

9 王科;电视节目的双休日综合症[J];当代电视;2000年S8期

10 冷珍;;反映电视节目主题的片头设计[J];设计艺术;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洋;于大志;;浅谈制播分离下新型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建构[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2 汤为民;;中国农村电视节目的生产与传播[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三辑)[C];2008年

3 萧盈盈;;人文主义精神前进的50年(摘要)——关于电视节目文化内涵的一点认识[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4 宋爽;;浅析中国儿童电视节目的发展(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邢雪;;解读故事性电视节目(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6 陈立强;马君姝;;当前电视节目“主持人群集”现象研究[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郑保章;;浅谈科教类电视节目的组织与策划[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姜媛;;电视节目叙事的文学性植入与文学精神的消解[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敬婕;;婚恋类电视节目的形式不能大于内容[A];性与性别研究(第4辑)——年度性与性别事件评点(2008-2010)[C];2011年

10 潘洪业;;电视节目运作与市场展望[A];中国传媒经济(第一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秋芳;健康类电视节目如何实现突围[N];甘肃日报;2007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彭茗慧;如何保护电视节目模式?[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3 特约撰稿 吴闻博;《好声音》三大启示:用资本运作的方式看待电视节目[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

4 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 唐飒;电视节目改版可从欧洲取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5 李英晟;电视节目国际化的成功探索[N];人民日报;2013年

6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将推万集电视剧[N];北京商报;2013年

7 苗春;电视节目流行“拿来主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8 蔡闯;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电视节目?[N];光明日报;2013年

9 魏青;电视节目为何流行“跟屁虫效应”[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10 魏青;电视节目何时摆脱“跟屁虫效应”[N];中国改革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加斯(SUGATH MAHINDA SENARATH);印度电视节目对斯里兰卡观众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9年

2 刘秀梅;多元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机遇与挑战[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t

本文编号:252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52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8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