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新广行风热线》微信公众号研究
本文关键词: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新广行风热线》微信公众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传统媒体纷纷开始借此扩展自己的传播范围与渠道,加强与受众的联系。广播与微信,在声音上存在天然的契合。笔者基于媒介融合这一视角,从传播者、受众、传播平台、传播内容、互动与反馈方面,分析媒介融合对广播节目及其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采用文献分析法、观察法以及案例分析法,从传播者、受众、传播平台、传播内容、互动与反馈角度分析《新广行风热线》节目与节目微信公众号的融合的现状与特点。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总体来说《新广行风热线》微信公众号已然成为节目与听众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成绩值得肯定。然而《新广行风热线》节目微信公众号依旧存在微信公众号定位不够突出、订阅用户阅读推送内容热情不高、微信公众号的新媒体功能开发应用不足、内容同质化以及微信公众号与受众的互动反馈不及时、全面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突出《新广行风热线》微信公众号作为广播节目线下“投诉板”、“举报室”的定位,通过突出这一定位,加强受众与节目的联系;第二,从各个方面加强节目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力度,提高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与订阅量;第三,最大化利用和完善微信公众号的各项功能;第四,不断提高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的质量,增加原创内容;第五,重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及时向受众反馈信息。
【关键词】:媒介融合 广播 微信公众号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18
- (一)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及选题意义6-8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8-12
- (三)媒介融合的基本理论12-16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6-18
- 一、我国广播的媒介融合发展现状18-28
- (一)广播的媒介融合背景18-20
- 1. 数字技术在广播领域的发展与应用18
- 2. 听众收听习惯与环境的改变18-19
- 3. 市场竞争催生广播媒体的变革与发展19
- 4. 国家政策的支持19-20
- (二)广播的媒介融合发展历程20-21
- 1. 广播与电视的融合20
- 2. 广播与互联网的融合20-21
- 3. 广播与移动终端的融合21
- (三)媒介融合对广播节目及其微信公众号的影响研究21-28
- 1. 传者层面——广播媒体需要转变传统观念22-23
- 2. 受众层面——节目“听众”向微信“用户”的转变23-24
- 3. 传播平台层面——实现广播媒体与微信等新媒体的融合24-25
- 4. 传播内容层面——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新闻采集、报道及新闻资源开发与利用25-26
- 5. 互动与反馈层面——实现广播节目与微信公众号受众互动的无缝对接26-28
- 二、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新广行风热线》微信公众号现状和特点分析28-48
- (一)传者层面28-30
- 1. 微信公众号在广播节目中的定位28-29
- 2. 微信公众号在广播节目中应用现状与特点29-30
- (二)受众层面30-33
- 1. 微信公众号的受众定位30-31
- 2. 微信公众号的受众现状与特点31-33
- (三)传播平台层面33-35
- 1. 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方式33-34
- 2. 微信公众号传播的现状与特点34-35
- (四)传播内容层面35-42
- 1. 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分析35-37
- 2. 传播内容的特点分析37-42
- (五)互动与反馈层面42-48
- 1. 微信公众号与用户的互动、反馈方式42-46
- 2. 微信公众号与用户进行互动反馈的特点分析46-48
- 三、媒介融合视角下《新广行风热线》微信公众号的局限和不足48-54
- (一)微信公众号定位不够突出48
- (二)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阅读、推送图文信息的热情不高48-50
- 1. 图文推送内容阅读量不高48
- 2. 点赞热情不高48-50
- (三)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功能开发、应用不足50-51
- (四)传播内容存在一定同质化51-52
- 1. 自采新闻比重不足且数量不稳定,传播内容存在同质化51-52
- 2. 转载内容没有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再加工、深加工52
- (五)微信公众号与受众的互动反馈不够及时、全面52-54
- 1. 受众反映的信息不能及时回复52-53
- 2. 对用户的质疑不能迅速、主动地作出解释53-54
- 四、媒介融合视角下《新广行风热线》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启示54-57
- (一)突出微信公众号作为广播节目线下“投诉板”“举报室”的定位54
- (二)加强宣传,提高微信公众号用户订阅量54-55
- 1. 加强宣传,提高节目微信公众号的知名度,提高用户订阅量54
- 2. 鼓励订阅用户积极转发与点赞54-55
- (三)最大化利用和完善微信公众号的各项功能55
- (四)不断提高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的质量,增加原创内容55-56
- 1. 增加媒体自采内容比重55
- 2. 转载内容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加工,使之更加贴近本地群众的生活。55-56
- (五)重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及时向受众反馈信息56-57
- 1. 受众反映的信息需要及时回复56
- 2. 对受众的质疑能迅速、主动地作出解释56-57
- 结语57-59
- 注释59-61
- 参考文献61-63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63-64
- 致谢64-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鉴荣,翟德智;关于《行风热线》节目热效应的思考[J];视听界;2003年01期
2 李世清;;搭建政府与市民沟通的平台——抚顺电台“行风热线”节目的社会效果[J];记者摇篮;2004年10期
3 孟宪海;;办好“行风热线”服务和谐社会建设[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李剑辉;;构筑监督平台 开创执政新风——临沂电台《行风热线》节目6周年回眸[J];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5 林鸣鸣;;浅析《行风热线》节目成功的奥秘[J];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6 谢一民;雷明德;付亦文;;着力构建“连心桥”的长效机制——宝鸡《行风热线》的实践与探索[J];新闻知识;2006年10期
7 邢飞;王爱凤;肖琳琅;;办好行风热线 搭建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J];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2006年10期
8 裴洁;张允;;行风热线类节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新闻传播;2006年09期
9 李剑辉;;《行风热线》助推社会和谐[J];中国广播;2006年09期
10 左焕兴;;强化行风热线节目的四大功能[J];声屏世界;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春生;铜陵“行风热线”系百姓冷暖[N];安徽日报;2006年
2 石鑫 魏静馨;泰安市物价局“行风热线”激活机关效能[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董殿京 本报记者 代乐;贵阳“行风热线”牵起干群连心线[N];贵州日报;2007年
4 记者 杨明清邋通讯员 王汝辉 于海霞;文登“行风热线”两头“热”[N];工人日报;2007年
5 通讯员 朱茜;把《行风热线》节目办得更好[N];黄冈日报;2006年
6 杨德录;坚持“四抓”办好“行风热线”[N];黑龙江日报;2007年
7 淮纠办;淮安“行风热线”热人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
8 桑光玉;“行风热线”应进一步完善机制注重实效[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9 刘培明 杨林建;文登行风热线管全程 干群“连心”促新风[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张晓 刘秋红;乌恰行风热线架起沟通的桥梁[N];克孜勒苏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常江萍;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新广行风热线》微信公众号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2 再努尔·艾克拜尔;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行风热线》栏目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新广行风热线》微信公众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5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