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环境议题报道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环境议题报道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环境议题成为“两会”的热门议题,人们对环境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文选取了中国最权威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对2002年至2015年《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环境议题报道的所有文本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环境议题报道呈现的方式特点,报道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最后提出报道存在的不足和发展对策。通过分析总结,发现《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环境议题报道的数量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报道主题和环境政策联系紧密;报道标题单一型与复合型并重,较少使用修辞手法;报道所在版面以要闻版和两会特刊版为主;不同时期对环境议题报道的主题不同,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报道主题的风向标。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些变化,环境议题的重要性不断被强化,但政治议题和经济议题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环境议题的报道越来越贴近民众的生活,民众的参与感越来越强;报道从零碎的分布在各个版面到出现专版专栏的报道,这样的方式强调了环境议题的重要性。《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环境议题的报道呈现方式不是主观决定的,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受众、科学技术以及《人民日报》的功能定位和两会内容综合影响下的结果。《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环境议题的报道存在报道倾斜化、报道模式固化等问题。《人民日报》要发挥平台优势,增加解读性报道和评论;适当加强负面报道,树立平民环保人物,增加报道的贴近性;提升报道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推进与新媒体的联动。
【关键词】:《人民日报》 “两会” 环境议题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7
- 一.选题背景9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9-10
- (一)环境议题9-10
- (二)两会10
- 三.文献综述10-14
- (一)《人民日报》关于“两会”报道的研究10-13
- (二)关于环境议题的研究13-14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14-15
- (一)研究思路14
- (二)样本选择14-15
- (三)研究方法15
- 五.研究意义和创新点15-17
- 第一章 《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环境议题报道形式的分析17-31
- 一.报道篇幅17-18
- 二.报道体裁18-20
- 三.报道方式20-21
- 四.报道来源21-22
- 五.消息来源22-25
- 六.报道结构25-27
- (一)内容结构25-27
- (二)标题结构27
- 七.版次分布27-31
- (一)版面位置27-29
- (二)版面名称29-31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环境议题报道内容的分析31-45
- 一.报道对象31-33
- 二.报道主题33-39
- 三.语言风格39-40
- 四.标题修辞40-42
- 五.报道基调42-45
- 第三章《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环境议题报道的特点与变迁45-56
- 一.《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环境议题”报道的特点45-49
- (一)新闻选择以政府报告为风向标45-46
- (二)多样化的报道角度46-47
- (三)“平衡”与“不平衡”报道手法并存47-48
- (四)环境议题纳入国家方针政策中解读48-49
- 二.《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环境议题报道特点形成的原因49-52
- (一)政治因素49-50
- (二)经济因素50
- (三)受众对信息需求的影响50-51
- (四)科学技术的进步51
- (五)新闻价值规律的制约51-52
- (六)《人民日报》的功能定位和两会内容的影响52
- 三.《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环境议题报道的变迁52-56
- (一)环境议题报道热度攀升52-53
- (二)报道对象由少到多53
- (三)报道主题具有时代性53
- (四)报道版面分布由零转整53-54
- (五)互动与融合成为新趋势54
- (六)可视化报道渐入佳境54-55
- (七)国际化视角已然到来55-56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关于“两会”环境议题报道的问题与对策56-60
- 一.报道存在的问题56-57
- (一)报道立场倾斜化56
- (二)未能满足受众需求56
- (三)模式固化,缺乏创意56-57
- 二.发展对策57-60
- (一)报道内容方面57-58
- (二)报道方式方面58-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4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64-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爱丽;;新时期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与利用[J];图书馆界;2008年03期
2 魏青山;刘会婷;雒虹;;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合理使用之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年06期
3 崔建军;;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若干理论问题辨析——以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为例[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廖淑莉;;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的现代管理[J];云南档案;2012年06期
5 罗绍军;;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J];湖北档案;1986年01期
6 罗绍军;;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J];档案管理;1986年02期
7 ;本刊主办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9年04期
8 ;本刊主办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9年06期
9 徐清华;研究生学位论文信息的获取[J];中国研究生;2003年04期
10 ;本刊主办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黎娟;秦荣;;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管理及开发利用[A];陕西省档案学会第八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C];2004年
2 龚乐年;;刍议影响研究生业务培养质量的几个原因[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蔡妙花;曹春;赵乃良;;优化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蔡妙花;曹春;赵乃良;;优化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程墨 通讯员 严莉莉 陈博;12道“金牌”倒逼研究生写好论文[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方延明;新世纪我们怎样培养研究生[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版编辑邋陶雷 韩仁武 范吉昌;质量在“较真”中提升[N];解放军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玉兰;研究生学位论文“打假”的法律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5 李世彬 苏继红;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N];光明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杨茗;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题[N];光明日报;2006年
7 文永红;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三方受益[N];科技日报;2006年
8 特约记者郑水平;曙光油区建成首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N];中国石油报;2010年
9 记者 宋全政;山东建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吴佳s,
本文编号:252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5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