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亚文化视角下的弹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02:09

  本文关键词:亚文化视角下的弹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弹幕”最初伴随着视频出现,是基于一定视频技术,随视频播放再现于屏幕上的一种符号化的注释或评论。弹幕视频网站,这种根植于日本ACG亚文化的小众视频网站,将传统的视频播放与弹幕这一表达方式相结合,在其核心受众群中生成了鲜明的共同价值观和传播语境,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弹幕及弹幕文化的特征,揭示其亚文化的本质,进而达到从亚文化视角解读弹幕的目的。本文首先对弹幕、弹幕视频及弹幕视频网站的概念、起源作了简单的介绍。接着,本文以具体弹幕内容为例,从文本类型、呈现形式和功能三方面分别对弹幕进行了形态分析。弹幕有不同种类型之分,且有多种呈现形式,用户可以选择性屏蔽不良弹幕。受众不同以往的反馈与传播方式使得弹幕视频呈现出一种“扩散增殖”的传播模式,同时这也是对传统线性传播模式的突破。弹幕不仅有叙事、渲染的功能,还给受众带来了围观式的观赏体验,增强了受众的主动性和互动性。本文重点通过对弹幕文化特征的具体分析,展现出弹幕的亚文化图景,并从中一窥弹幕的亚文化本质。首先,弹幕网站内的受众群起初都因相同的兴趣爱好聚集,在弹幕网站中自主生产、搬运视频内容,以文化资本为基础进行着分工协作,并自觉地自我约束,形成规范有序的部落生态。其次,受众对原视频文本进行的“二次生产”不仅变革了文本与受众的关系,还超越了原文本的价值意义。最后,弹幕文化中的娱乐特性在新媒介环境下渐渐消解了其反叛精神,弹幕族在自娱自乐中温和地抵抗着主流社会。弹幕实践活动也使得弹幕族获得了个人的身份认同感和群体的归属感。弹幕亚文化的形成主要有社会文化语境、弹幕技术支持、受众心理动因三方面的影响因素。弹幕文化与主流文化在冲突中也有互动与交融。一方面,弹幕因其互动性强、能满足受众新需求等优势影响了主流文化生产的方式和渠道;另一方面,主流文化对弹幕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产生了影响,弹幕视频网站作为弹幕文化的生存平台也出现了大众化的转变。弹幕的发展之路尚未可知,而年轻的使用者、新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却使得弹幕的未来走向备受关注。本文只是希望以亚文化的角度对弹幕这一学界研究较少的话题进行补充研究。也希望能对以后的弹幕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弹幕 弹幕视频 弹幕文化 亚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22
  • 一、选题来源9-14
  • (一) 何为弹幕9-10
  • (二) 弹幕视频网站的出现10-14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4-15
  • 三、研究背景及现状15-20
  • 四、研究方法20-22
  • 第一章 弹幕的形态分析22-36
  • 第一节 弹幕的文本内容22-26
  • 一、文本类型22-25
  • (一) 基于视频文本的普通弹幕22-23
  • (二) 游离于视频文本的“闲聊式”弹幕23-24
  • (三) 无文字的“效果型”弹幕24
  • (四) “空耳”弹幕24-25
  • 二、措辞语言——独特的弹幕语言体系25-26
  • 第二节 弹幕及弹幕视频的呈现26-32
  • 一、弹幕的呈现形式26-28
  • (一) 普通弹幕与高级弹幕的呈现26-27
  • (二) 视频文本与弹幕文本的“合”与“分”27-28
  • 二、弹幕的可屏蔽性28-29
  • 三、弹幕视频的传播29-32
  • (一) 扩散增殖的弹幕视频传播29-31
  • (二) 传统线性传播模式的突破31-32
  • 第三节 弹幕的功能32-36
  • 一、叙事和渲染32-33
  • 二、带来围观式观赏体验33-34
  • 三、加强主动性与互动性34-36
  • 第二章 弹幕的亚文化特征36-53
  • 第一节 规范有序的弹幕网站部落生态36-41
  • 一、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群体聚集36-37
  • 二、以弹幕用户为核心的内容生产37-39
  • 三、以文化资本为基础的分工合作39-40
  • 四、以自我约束为重点的弹幕规约40-41
  • 第二节 弹幕族的集体“二次生产”41-46
  • 一、弹幕族“二次生产”的方式41-43
  • (一) 弹幕播放器内的视频创作41-42
  • (二) 覆于原文本的弹幕创作42-43
  • 二、弹幕族“二次生产”的独特性43-44
  • (一) 简易性43
  • (二) 日常性43-44
  • 三、弹幕族“二次生产”的内容价值与意义44-46
  • (一) 对受众与文本关系的变革44-45
  • (二) 对原视频文本内容的超越45-46
  • 第三节 弹幕族叛逆心理下的个性彰显与身份认同46-53
  • 一、娱乐中的温和抵抗46-49
  • (一) 新媒介环境中抵抗的弱化47-48
  • (二) 自娱自乐中反叛的消解48-49
  • 二、个人及群体身份认同49-53
  • (一) 群体身份认同:“圈内”和“圈外”50
  • (二) 个人身份认同:“镜像我”和“镜中我”50-53
  • 第三章 弹幕亚文化的社会成因53-62
  • 第一节 文化语境53-55
  •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盛53-54
  • 二、ACG文化的传播54-55
  • 第二节 技术支持55-57
  • 第三节 心理动因57-62
  • 一、发弹幕行为背后的心理57-59
  • (一) 情绪宣泄:众人边看边“吐槽”57-58
  • (二) 互动社交:讨论盛宴中形成多元人际关系58
  • (三) 自我表达:被倾听、被认可、被关注58-59
  • 二、看弹幕行为背后的心理59-62
  • (一) 高密度的信息获取59
  • (二) 陪伴归属:消解寂寞和情感共鸣59-60
  • (三) 消遣娱乐:“化腐朽为神奇”的弹幕话语及评论60-62
  • 第四章 弹幕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与交融62-67
  • 第一节 弹幕文化与主流文化间审美与价值观的冲突62-63
  • 一、非主流的内涵62-63
  • 二、反逻辑的颠覆63
  • 第二节 弹幕文化与主流文化间的互动交融63-67
  • 一、弹幕寄生于主流文化——以技术传播为导向63-65
  • 二、主流文化渗透入弹幕文化——弹幕视频网站走向大众化65-67
  • 结语67-68
  • 参考文献68-72
  • 后记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文君;;进击的弹幕网站[J];赢未来;2014年04期

2 ;视频上飞驰的评论:那些有趣的弹幕网站[J];电脑迷;2013年09期

3 李礼;魏宝涛;;弹幕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J];中国传媒科技;2014年08期

4 陈松松;何天天;;弹幕视频——小众网民互动新形式[J];新闻世界;2014年06期

5 熊师;喻一凡;谭云兰;夏洁武;唐卫东;;华丽弹幕游戏中子弹运动引擎的设计与实现[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谭云兰;王生保;喻一凡;周龙军;;弹幕类游戏中快速碰撞检测算法的设计与应用[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7 黄黎佳;;弹幕视频网站能成气候吗?[J];创业邦;2014年06期

8 陈席元;;弹幕话语建构的青年亚文化网络社群研究——以哔哩哔哩网对Keyki事件反应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20期

9 谢梅;何炬;冯宇乐;;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视角下的弹幕视频研究[J];新闻界;2014年02期

10 ;经典有趣的网站[J];电脑迷;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南焱;“弹幕”是个什么玩意儿[N];北京日报;2014年

2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弹幕电影:另类观影酝酿新商业模式[N];北京商报;2014年

3 整理 田磊;“弹幕电影”:观影新体验还是娱乐新手段?[N];中国电影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汪景然;“弹幕”遇上大银幕[N];中国电影报;2014年

5 楚卿;“弹幕”电影,只剩“弹幕”不见电影![N];中国艺术报;2014年

6 孙仲;弹幕电影也疯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王峰 青松;弹幕电影:更像是有趣的游戏[N];中国文化报;2014年

8 吴潇怡;“弹幕”挑战观影习惯[N];光明日报;2014年

9 柳森;从“弹幕”电影看破坏式创新[N];解放日报;2014年

10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梁辰 实习生 董雪;“弹幕”电影开启互动观影新模式[N];青岛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潇;传播学视角下的弹幕视频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李礼;基于用户使用行为的弹幕网站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周舟;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D];西南大学;2015年

4 范晓杰;文化视野下弹幕网站的流行及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陈威;弹幕视频网站及其用户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6 马凯文;弹幕:视频互动的新形式[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艺凝;互动视角下弹幕视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宁;网络视频弹幕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9 周怡;弹幕参与青年亚文化建构的话语分析[D];南京大学;2015年

10 刘烁兰;现代Web弹幕人机交互效率研究[D];中山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亚文化视角下的弹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56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1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