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从“有嘻哈”到“新说唱”:中国嘻哈文化的群体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6 21:55
【摘要】:从诞生于美国的黑人街区到席卷全球,嘻哈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独特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对中国而言,作为舶来品的嘻哈文化曾一度被排斥在主流体系之外,长期处于“地下”的野蛮生长状态。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有嘻哈》和《中国新说唱》等综艺节目的播出,嘻哈文化在大众媒介的话语体系中得以呈现,引发了广泛关注。嘻哈文化面临着本土化发展的新转向。本文借鉴在伯明翰学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后亚文化理论为研究框架,对中国嘻哈文化的本土化发展和群体认同的流变进行研究和反思。本研究以嘻哈文化和中国嘻哈亚文化群体为研究蓝本,通过对嘻哈亚文化群体的访谈,了解其是如何实现自我身份的建构和群体身份的认同。在后现代语境中,在主流文化与嘻哈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中,阐释亚文化群体认同的形成、分化和重构,以还原和理清其认同实现和流变的过程和动因。嘻哈文化走上主流舞台,经过大众媒介“净化”之后,沦为“徒有其表”的艺术形式并没有什么区别。在后现代语境中,嘻哈爱好者的群体边界也逐步变得模糊,群体内部往往会陷入到对自身身份认同和群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之中。从“有嘻哈”到“新说唱”,嘻哈文化的内核与形式被剥离,造成了主流话语中嘻哈文化批判性和反思性的缺位。在大众媒介和消费工业的参与下,嘻哈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互动关系,群体内部既有的认同受到冲击,呈现出了认同多元化和群体分化的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605;G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丽丽;赵婷婷;;想象的政治:“耽美”迷群体的文本书写与性别实践[J];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2 殷融;张菲菲;;群体认同在集群行为中的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5年09期

3 卢鹏;韩昀;;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范式转换及权力的运作方式[J];青年探索;2015年02期

4 周凤梅;;自我认同视域中的青年亚文化——基于安东尼·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周翔;盛静;;HipHop文化中国本土化的研究和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S1期

6 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年01期

7 朱丽丽;;网络迷群体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编辑学刊;2012年01期

8 李蕾;;从Hip-Hop文化看中国青年亚文化的矛盾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9 胡疆锋;;意识形态 媒体 商品——亚文化的收编方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胡疆锋;;反文化、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J];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希沙姆·艾迪;孙西辉;;嘻哈外交:美国对欧盟的文化渗透[N];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惟佳;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雨晨;亚文化视角下90后“丧文化”的风格及其意义[D];浙江大学;2018年

2 尤潇文;社交媒体中的亚文化传播现象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7年

3 李帅;青年亚文化视角下“萌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4 于磊静;群体认同和自我不确定性对内群偏爱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4年

5 赵芳芳;抵抗与收编—武汉摇滚乐队SMZB(生命之饼)个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念;基于自我归类理论的不同群体认同水平对产品偏好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3年

7 赵晓露;“90后”大学生自我概念、群体身份认同及其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欣;论嘻哈音乐电视与美国气质的宣扬[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明哲;20世纪的美国嘻哈(说唱)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伏斐;论作为亚文化的网络语言[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02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02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0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