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泰国华文报纸《星暹日报》涉华报道研究(2016.9-2016.12)

发布时间:2020-03-30 08:33
【摘要】:中泰友好的国际关系源远流长。一直以来,泰国华文报刊对有关中国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诸多报道。泰国华文报刊中的涉华报道所选取的议题、所持有的立场及原因、所产生的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海外华文传播。因此,对海外华文报刊中的涉华报道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以“泰国华文报纸《星暹日报》涉华报道研究”为重点,采用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以及个案分析法,选取泰国最具代表性的华文报刊《星暹日报》中的涉华报道为研究对象,搜集2016年9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的涉华报道。首先对此期间的《星暹日报》中的涉华报道进行整理、归纳与总结,并进一步具体分析涉华报道的总体数量、报道议题分布、报道倾向等,从而分析我国对于海外华文传播的启示。首先,本文在绪论中分析了选题的研究动机与研究意义。在文献综述中使用了文献研究法,搜集并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海外华文报刊、东南亚华文报刊以及泰国华文报刊的相关研究,并说明了本文所采用的三种研究方法以及对研究样本的界定。绪论最后介绍了《星暹日报》历史沿革、该报的编辑方针、内容构成、读者构成以及发行区域,并详尽梳理其面临的发展机遇及挑战。第二章主要就《星暹日报》涉华报道的新闻数量做量化分析、对《星暹报道》涉华报道的主题及分布、报道来源、报道倾向性分别进行了数据分析,并总结产生这样倾向性的影响因素。第三章对《星暹日报》涉华报道总体特点进行了总结。主要总结涉华经济类报道、涉华政治类报道以及涉华港澳台报道这三大类涉华报道的总体特点。第四章总结了《星暹日报》涉华报道对海外华文报刊传播的启示。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要打破“外宣”烙印,淡化宣传工具痕迹;第二要全面客观平衡,讲好“中国故事”;第三要强化文化同源,做好跨国界传播;第四点,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坚持“走出去”战略,掌握传播主动性。
【图文】:

分布图,道数,分布图,华报


《星暹日报》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华文报刊,自创刊以来便对涉华报道有着的关注度,而这种关注度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而不断。《星暹日报》A 版主要版面有:泰国时事、泰国社会、东盟新闻、国际新闻国新闻、港澳台新闻、中国经济和侨社新闻。在这些版面中,涉华报道主要在中国新闻版面、港澳台新闻版面和中国经济版面这三个版面中,在其他版也有少数的涉华报道。本文选取的 2016 年 9 月 1 日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日报》中的所收集到的涉华报道总篇数为 1730 篇,平均每日涉华报道篇数4-15 篇左右。在整个《星暹日报》关于国际新闻的报道中,涉华报道的数量占 20右,其报道频率远远超过了美国、欧洲、日本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具体的周数量分布图如下:

华报,经济的,主题,比例


图 2-2 涉及华报道主题在图中占据《星暹日报》涉华报道主题的比例最多的是对中国经济的报道,达到了 23.7%之多,其次是对中国台湾的报道 18.5%、中国外交的报道达到了15.2%、中国内政的报道达到了 14.8%。本文将中国政治细化分为对中国外交的报道和对中国内政的报道,因此,如果将对中国外交涉华报道和中国内政涉华报道加在一起算作对中国政治类报道的话,那么这部分报道便占据了 21%,成为仅次于对中国经济类的报道比例。这说明泰国华人华侨对中国政治经济方面最新消息的关注度最高。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从事中泰两国经济贸易的泰国华人华侨越来越多,他们阅读《星暹日报》,更多的是想从中获取到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最新政治经济方面的报道。而作为家族企业经营、自给自足性质的泰国华文报纸《星暹日报》自然要以读者受众的需求为报道核心,将中国经济方面的报道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孙悦民;张明;;海洋强国崛起的经验总结及中国的现实选择[J];国际展望;2015年01期

2 范红;;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彭伟步;;论泰国华文报纸副刊的变迁与困境[J];东南亚纵横;2010年02期

4 何乐嫔;;《星暹日报》的对华报道研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3期

5 吴友富;;对外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观察;2009年01期

6 刘继南;何辉;;当前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国际观察;2008年01期

7 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国际论坛;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跃;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2 王思齐;国家软实力的模式建构[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石瑜珩;《泰晤士报》对明治时期日本的报道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马琼晖;西方媒体话语下的伊斯兰世界《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对伊斯兰国家报道框架分析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吴倩倩;泰国《星暹日报》2012年改版原因及其意义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4 吴振海;泰国“星暹日报”的历史与现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李海宁;后奥运时代西方主流媒体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D];重庆大学;2010年

6 王雪;试论中国和平崛起何以可能[D];吉林大学;2009年

7 王毅;东南亚华文报纸中国大陆新闻报道之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朱晓明;解读、误读与歧见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丽轩;政体新闻报道中语气系统的人际功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07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07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8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