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清末民初《大公报》政治立场的转变(1902-1914)

发布时间:2020-04-10 04:50
【摘要】:《大公报》是近代中国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中文报纸之一。该报具有很强研究价值和意义,虽然目前对于《大公报》的研究著作已经是硕果累累,但对于《大公报》在清末民初这一中国发生深刻变革时期的政治立场变化的研究依然有待深入。本文以《大公报》在1902年至1914年之间政治立场的转变为切入点,力图描绘《大公报》政治立场转变的轨迹,发掘出同时期报刊舆论的变迁。1902年《大公报》正式创刊后受其创刊人英敛之影响下便显示出亲维新派的政治立场,主要表现在宣传君主立宪,要求光绪皇帝归位。1905年日俄战争后,实行君主立宪成为中国社会各界的共识。清朝启动预备立宪后,《大公报》为君主立宪奔走呼号,急切地盼望能够尽早实行立宪。此时的《大公报》与立宪派的联系愈发紧密,并逐渐成为北方最具有影响力的立宪派报纸。而当立宪派发动国会请愿运动后,《大公报》也深度地参与其中。武昌起义后,《大公报》极力反对革命。在清朝覆灭已成定局时,《大公报》以调和主义者自居,要求保留君主制,行“虚君共和”。中华民国成立后,《大公报》政治立场无奈地转向民主共和,但该报是有保留地接受民主共和制。《大公报》不接受由国民党所主导的民主共和,其政治立场更倾向于立宪派化合而来的政党或者袁世凯的北洋系。宋案和二次革命爆发后,《大公报》抨击国民党发动革命破坏民主共和。当袁世凯逐渐破坏民主共和建立起独裁统治,《大公报》才彻底背弃了袁世凯。《大公报》政治立场的转变受到政治、经济、社会舆论、自身编辑群体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由于《大公报》明显带有立宪派的色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立宪派的利益和态度。梳理《大公报》政治立场的转变过程后,本文认为无论时局如何变化,《大公报》不变的是其“伸民权”的政治内核和盼望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憧憬。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19.29;K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余玉;;吕碧城《大公报》报人生涯的考察(1904-1908)[J];新闻春秋;2019年06期

2 鲍国华;;天津《大公报》载相声史料简释[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8年04期

3 王添帅;;新记《大公报》副刊创办及其社会图景[J];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03期

4 杨秀玲;;“新记”《大公报》与戏剧副刊[J];戏剧文学;2019年06期

5 程明媚;;胡政之与《大公报》的改革和经营[J];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12期

6 钟志;;抗战时期《大公报》的宣传策略与意义[J];青年记者;2019年18期

7 侯佳欣;;建国初期《大公报》转型的社会动因探析[J];今传媒;2019年08期

8 吴廷俊;;说“短”论“长”——天津《大公报》对“五四”运动的呈现[J];新闻春秋;2019年04期

9 黄伟林;;《大公报》里的桂林师范学院[J];文史春秋;2019年06期

10 万京华;刘雅婷;;《大公报》报史研究的现状与启示[J];中国记者;201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宏;;《大公报》广告与近代天津社会观念的转变[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4年

2 赵玉林;;《大公报》与红军长征[A];光芒(总第56期)[C];2015年

3 刘继忠;;建构与争议:新记《大公报》“小骂大帮忙”历史标签研究[A];新闻学论集第29辑[C];2013年

4 刘宪阁;;报人张季鸾研究——一个学术史的回顾[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5 葛培林;;天津《大公报》载孙中山北上史料汇编(上)[A];孙中山宋庆龄文献与研究(第四辑)[C];2013年

6 赵翊羽;阮玲玉事件中的大公报人——对比《大公报》与《申报》新闻评论[A];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5年

7 张殿兴;;民族危机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主张(1931-1937)——以《大公报》社评及其政论文章为例[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8 骆萍;;试论重庆版《大公报》的抗战诗歌翻译[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9 葛培林;;天津《大公报》载孙中山北上史料汇编(下)[A];孙中山宋庆龄文献与研究(第五辑)[C];2014年

10 ;离岸人民币市场竞争增 香港需找新优势应变[A];2015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诗依;翁文灏诗忆“蝉鸣之士”[N];经济观察报;2014年

2 张颂甲;《大公报》,,新中国的财经党报[N];中国建材报;2019年

3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李学智;七七事变前后《大公报》对中日关系的几点认识[N];团结报;2017年

4 胡邦定;毛泽东拍板《大公报》进京[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5 刘鲁宁 中国国家图书馆典阅部;《大公报》史话(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刘鲁宁 中国国家图书馆典阅部;《大公报》史话(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王鹏;“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与《大公报》[N];人民政协报;2000年

8 王鹏;肖乾谈杨刚的记者生涯[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热烈欢迎江主席莅港[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10 王鹏;中国当代新闻史上一份短命报纸[N];中国档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福;新记《大公报》科学传播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2 郭恩强;重塑新闻共同体:新记《大公报》职业意识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喻春梅;长沙《大公报》(1915-1927)与湖南社会思潮[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斌;《大公报》宪政言论分析(1902-1949)[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陈建新;《大公报》与抗战宣传[D];浙江大学;2006年

6 洪芳;《大公报》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奎;清末商部农工商部与社会经济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丁德昌;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陈建平;湖南省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孙健;民国时期报刊客观性思想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姝雯;《大公报》视野下的孙中山形象(1917-1925)[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2 史小倩;《大公报》白话文的反迷信言论研究(1902-1911)[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3 张海鹏;清末民初《大公报》政治立场的转变(1902-1914)[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4 陈玉婷;香港《大公报》国家记忆建构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5 邢路路;清末天津地区西学书籍流通研究(1895——1911)[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6 孙彦红;全面抗战前期(1937.7-1941.12)抗战建国话语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7 李茜;从传统到现代[D];山西大学;2019年

8 刘冰;清末安徽教育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9 刘晓;《大公报》“摩登栏目”所涉妇女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8年

10 喻鹏;《大公报》的抗战宣传及对国民精神动员的影响(1931-1936)[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1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21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0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