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论人工智能与新闻从业者的共处关系

发布时间:2020-04-11 10:53
【摘要】: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工智能在人类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迅速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顺应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满足新闻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渗入到新闻行业,并且将在未来的新闻业中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行业的变革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人工智能在改变新闻生产方式的同时,对新闻从业者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为新闻从业者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全球范围内对人工智能广泛关注的今天,如何对待机器与人类的共处关系,促进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从业者的深刻反思。技术基础为人工智能与新闻从业者的共处提供了可能性,现实需求是人工智能与新闻从业者共处的必要性,二者共同构成人工智能与新闻从业者共处的客观条件。人工智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技术逐渐趋于成熟,而技术一直以来都是驱动媒体行业变革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人工智能在新闻工作的各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辅助新闻从业者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同时,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闻从业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功能所在,寻求更高价值的职业转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人的精神与意识,主导新闻工作的质量。通过对人工智能与新闻从业者的具体分析,文章总结出人工智能与新闻从业者的共处关系分为竞争、辅助、融合三个层次,“赛博人”是人机共处的发展方向。最后,本文对新闻从业者的发展方向和人工智能的责任归属进行展望,使新闻工作者能够从容面对行业变革和职业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斌;顾天成;;智媒时代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色转型[J];新闻与写作;2019年04期

2 张京京;张志安;;新闻从业者的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与作用认知[J];东岳论丛;2017年08期

3 郑志东;;山区新闻从业者也需精准培养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8年13期

4 胡晓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知[J];青年记者;2016年31期

5 周葆华;查建琨;;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J];新闻与写作;2017年03期

6 李思思;;从参与性媒介到媒介性参与:中国职业记者的微博实践与角色认知[J];新闻界;2017年05期

7 张大鹏;;从新媒体逻辑看新闻从业者职业素养[J];传媒;2017年11期

8 丁兰兰;;新闻从业者职业流动的阻滞及应对策略[J];青年记者;2017年20期

9 姚静;;环境新闻从业者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研究领域[J];东南传播;2016年07期

10 ;《2016网络新闻从业者生态报告》发布[J];新闻战线;2016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建杰;张志安;;网络新闻从业者职业伦理研究——以利益冲突为例[A];数字未来与传媒社会.2013.2——重购行动者:中国场域的传播研究[C];2012年

2 潘忠党;陈韬文;;中国新闻改革过程中的媒体范例评价、媒介角色信念、和工作满意度——对两个城市的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李江奇;;公民新闻时代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解读[A];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5年

4 范永红;姚瑶;;从3G新闻传输系统看未来新闻采集[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三等奖)[C];2014年

5 葛大伟;;浅析高校突发性事件宣传报道中的新闻伦理[A];伦理学与德育研究(2010年卷 总第五辑)[C];2011年

6 王辰瑶;;自信与隐忧:互联网时代新闻从业者的自我形象认知[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1[C];2010年

7 石磊;;数据驱动新闻的制约与挑战[A];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建构——第四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3年

8 孙亚;;我国新闻科技发展的现状和探索[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9 张志安;;互联网时代:“传播行动者”的重构[A];数字未来与传媒社会.2013.2——重购行动者:中国场域的传播研究[C];2012年

10 张志安;陶建杰;;网络新闻从业者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环球法律评论》杂志副主编 支振锋;“无节操”港媒,新闻从业者之耻[N];环球时报;2019年

2 王冲;总有些报道让我们惊叹[N];中国青年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刘星;19.2%的新闻从业者曾遭恐吓、威胁和人身攻击[N];中国青年报;2015年

4 本报记者 李雪昆;网络新闻从业者:工作生活状况满意不满意[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年

5 冯倩 编译;新闻从业者安全问题引起关注[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悠然;为新闻从业者创造自由安全环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记者 曾革楠;去年我国共查处违规新闻从业者78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8 马达;马胜荣:培养高素质新闻从业者[N];中华新闻报;2008年

9 郭林霞;哪些条款适用于新闻从业者保障权益(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10 记者 陈超;我省新闻从业者开展培训[N];海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宁;中国转型时期政府形象的媒介再现[D];复旦大学;2007年

2 何芳明;新闻正义论[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晗;论人工智能与新闻从业者的共处关系[D];兰州财经大学;2019年

2 姚云龙;新闻从业者工作压力、心理韧性和职业倦怠关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3 谢琼;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职业状况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

4 周人杰;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流动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5 魏阿雅;21世纪中国新闻从业者维权言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6 桑莱丝;民国初期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余梦;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的上海环境新闻从业者职业评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胡蕾;试论女性新闻从业者的职场崛起及现实困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旋;新闻从业者道德失范及对策[D];南华大学;2012年

10 谭笑;电视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与绩效考核制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3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23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0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