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1 13:33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农民问题,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在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农业电视为农民提供教育和培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系统科学和传播理论为构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通过文献调查、问卷调查、访谈、实证研究、创作实践等多种研究途径,对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包括传者体系、内容体系、传播通道体系、受众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构建了基于受众为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 本文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一是农业电视不能满足农村受众需要,表现是农业电视频道少、栏目少、时间短、播出次数少、播出时间边缘化;内容单调、枯燥,,艺术性差。二是农业电视传播以传者为中心。本文阐释了农业电视缺失的成因。从传播学角度,农业电视传播体系以传者为中心,弊端为:缺少对受众需求的分析研究,传播者决定所制作播放的节目内容和播放,农业电视传播者以经济效益为重,从电视学角度,节目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回报率低,节目资源匮乏,在内容方面,存在节目针对性差,主题不鲜明,内容空洞贫乏等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看,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是使城乡电视出现重大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解决农业电视缺失这一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建构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使受众成为电视传播系统的主体,在对受众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系统论的方法建立适于农业电视传播的传者体系、传播通道体系、传播内容体系和受众体系。 第二部分:本文对农业电视传播的受众体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分析了农业电视受众的分类、特点、构成、分化以及收视需求。农业电视传播受众由农业生产者、农业管理与经营人员、农产品消费者、城市市民构成。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的农民已经分化成五个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工阶层、农村管理者阶层、贫困农民阶层。农业电视的受众除具有一般受众多、杂、散、匿等特点外,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传统,在传播领域属于弱势群体。农村受众需求研究是受众研究的重点。问卷调查表明,农村受众收看农业节目的目的依次是为了解农业政策、学
【图文】:

性别构成,样本,性别比例,文化程度


一受众构成及基本情况1、性别比例:样本户性别比例为:男性占6.440%,女性占35,60%。(见图2一l)图2。l:样本性别构成2、文化程度分布:在文化程度分布上,中学占的比例最高,占75.19%初中毕业的最多,占4.331%,其次是高中,占31.88%。大专占.995%,本科占5.95%,小学占4.“%,还有.425%未选。(见图2一2)

文化程度,样本


然后是外出打工,占1.038%;在校学生和党政机关工作者的比例差不多,分别为6.38%和6.18%;企业管理者最少,为.440%;还有其他行业的占.801%。(见图2一3)从这里可以看出,农村受众不再是单一的农业劳动者,而是发生了分化。一一一图2一3:样本职业构成4、样本户主要劳动力从事的工作及主要经济来源种植业是样本户最主要的工作和经济来源,在总的样本户中占37.34%;其次为外出打工,占18.87%;排位第三的是半年务农半年打工,占1.256%;然后是企业工作,占n.61%;养殖业占1.042%;自办企业占10.31%;服务行业占7.56%。(见图2一4)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2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学敏;;接受美学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运用[J];新闻爱好者;2011年1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军辉 周欢;传播过程中受众地位的强势化趋势[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代维维;窄播传播趋势下主持人的应对[N];天津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文婧邋实习生 张田园;奥运前夕传媒业的奥运竞争已经开始[N];经济参考报;2008年

4 崔亚娟;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的文化表征[N];中国艺术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木月;《读书时间》面临末位淘汰[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时统宇 申琳;周报繁华的背后[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7 周 辉;理性的复归与人文关怀的高扬[N];中华新闻报;2004年

8 刘文 兰孝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中华医药》[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张晓蕾;广播节目的品牌效应[N];长治日报;2009年

10 南叶;浅议广播互动服务节目的开发[N];甘肃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池珠;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秀娟;我国科技报道中媒介的认知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3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23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c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