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志愿者媒介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16:30
【摘要】:在经历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大地震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2008年被誉为“中国志愿元年”,南昌也融入了此场洪流,特别是在经历了2011年的“第七届城市运动会”(以下简称“七城会”)后,志愿者越来越多地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但南昌的媒体在呈现志愿者的形象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志愿者的媒介形象和现实形象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媒介形象未能真实地反映现实形象。本文将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内容分析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南昌志愿者的现实形象和媒介形象进行总结与分析比较,得出相关结论。 研究选取一个南昌志愿者组织——李三多志愿服务团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观察,同时观察南昌市其他志愿者团体,总结出南昌市志愿者现实形象。另外,本文以《南昌晚报》志愿者新闻报道为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媒体是怎样通过新闻报道对南昌志愿者进行形象塑造的。研究发现,南昌志愿者现实形象与媒介形象之间的偏差主要表现在理念形象、行为形象、机构形象和人员形象几个方面,包括以下几个特点:公民精神无法在媒介形象中凸显,志愿活动的系统性和多元性难以在媒介形象中表达,民间草根团体的媒介形象羸弱,媒介形象塑造中忽视现实主体中年人。 而造成此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媒介接近使用权掌握在政府手中,新闻作业原理在现实中的响应,志愿者组织自身公信力不足,志愿者组织不重视组织对外传播。 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在研究了其他地区媒体的优秀案例以后,从媒体和志愿者组织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关策略加以应对。
【图文】:
以人物报道的形式呈现个人或群体的形象;招募志愿者:是指新闻主体为政府或官方或媒体本身向社会发起招募志愿者,,号召市民参与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其他:是指新闻主体并非以志愿者为中心,主要是描述其他事件或人物,而志愿者与该事件或人物有关,因此在文中被提及,虽然提及分量不大,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志愿者的形象,这类主题的新闻也被纳入考察范围。在对每篇新闻进行阅读和筛选以后,笔者整理出,这一期间的新闻主题为志愿者活动的有 50 篇,是所有主题中数量最多的,占到 46.37%;其次是以其他为主题的,共 22 篇,占到 18.64%;再次是以志愿者人物报道为主题的共有17 篇,占到 14.41%;而政策和表彰共 15 篇,占到 12.71%;志愿者群体概况共8 篇,占到 6.78%;以招募志愿者为主题的新闻最少,共 6 篇,只占到 5.08%。可见,除去其他主题外,志愿者活动和志愿者人物报道是《南昌晚报》对志愿者报道的主要主题,如图 4.1 所示。
图 4.2 人物年龄特性比例从媒体的语言表述可以看出该媒体的态度,《南昌晚报》在报道志愿者时多点出青年志愿者的原因主要是:一、青年的确是志愿者群体中的主要力量;二、青年作为社会的未来,志愿事业的发展需要他们的参与,媒体有意识地点出年轻人的身份,表明是要鼓励年轻人多参与;三、青年志愿者工作是共青团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政府的层面来说,媒体需进行更多的宣传和引导。针对老年志愿者的报道原因在于:一、老年人由于自身生理条件等因素,本就被社会视为弱势群体,而他们却在为志愿事业付出,这样的新闻具有可看性。二、老年人也是志愿者群体中的主要力量。从职业上来看,样本新闻中明确点出的职业包括:大学生、中小学生、教职工、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医护人员、司机、退休人员、警察。大学生占据最多的版面,共有 31 篇在文本中明确指出志愿者身份为大学生,其中七城会志愿者的新闻中报道对象大部分都定位在大学生身上,只有 3 篇新闻的报道对象是其他职业。在其他日常志愿者新闻中,大学生也是报道的最主要对象。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2.9;G206
本文编号:2632288
【图文】:
以人物报道的形式呈现个人或群体的形象;招募志愿者:是指新闻主体为政府或官方或媒体本身向社会发起招募志愿者,,号召市民参与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其他:是指新闻主体并非以志愿者为中心,主要是描述其他事件或人物,而志愿者与该事件或人物有关,因此在文中被提及,虽然提及分量不大,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志愿者的形象,这类主题的新闻也被纳入考察范围。在对每篇新闻进行阅读和筛选以后,笔者整理出,这一期间的新闻主题为志愿者活动的有 50 篇,是所有主题中数量最多的,占到 46.37%;其次是以其他为主题的,共 22 篇,占到 18.64%;再次是以志愿者人物报道为主题的共有17 篇,占到 14.41%;而政策和表彰共 15 篇,占到 12.71%;志愿者群体概况共8 篇,占到 6.78%;以招募志愿者为主题的新闻最少,共 6 篇,只占到 5.08%。可见,除去其他主题外,志愿者活动和志愿者人物报道是《南昌晚报》对志愿者报道的主要主题,如图 4.1 所示。
图 4.2 人物年龄特性比例从媒体的语言表述可以看出该媒体的态度,《南昌晚报》在报道志愿者时多点出青年志愿者的原因主要是:一、青年的确是志愿者群体中的主要力量;二、青年作为社会的未来,志愿事业的发展需要他们的参与,媒体有意识地点出年轻人的身份,表明是要鼓励年轻人多参与;三、青年志愿者工作是共青团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政府的层面来说,媒体需进行更多的宣传和引导。针对老年志愿者的报道原因在于:一、老年人由于自身生理条件等因素,本就被社会视为弱势群体,而他们却在为志愿事业付出,这样的新闻具有可看性。二、老年人也是志愿者群体中的主要力量。从职业上来看,样本新闻中明确点出的职业包括:大学生、中小学生、教职工、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医护人员、司机、退休人员、警察。大学生占据最多的版面,共有 31 篇在文本中明确指出志愿者身份为大学生,其中七城会志愿者的新闻中报道对象大部分都定位在大学生身上,只有 3 篇新闻的报道对象是其他职业。在其他日常志愿者新闻中,大学生也是报道的最主要对象。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2.9;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新闻界;2007年03期
2 金冠军,冯光华;解析大众媒介的他者定型——兼论传播中的“妖魔化”现象[J];现代传播;2004年06期
3 丁柏铨;;略论舆情——兼及它与舆论、新闻的关系[J];新闻记者;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2632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32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