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场域理论下马航失联事件的中西新闻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09:10
【摘要】:2014年3月8日凌晨,马航MH370航班在马来西亚和越南的交接处与胡志明管辖区失去联系,该客机共载有239人,由227名乘客和12名乘务员组成,其中,拥有中国国籍的有154人(中国大陆153人,中国台湾1人)。在失踪的第17天,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马航MH370航班已经坠毁于南印度洋,至今未找到客机残骸,机上人员可能已全部遇难。”截至今日,客机残骸仍处于进一步搜寻中。此次航班由于载有多国乘客,而且失事范围超越国界,马方当局对外公布信息滞缓,且互相矛盾,从而引起了中西媒体的极大关注,中西媒体也都做出了积极地跟踪报道。但在对马航MH370航班的跟踪报道中,中西媒体在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上存在不同,导致最终呈现出不同的新闻文本。本文抽取了隶属央视国际频道《中国新闻》官网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官网从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失联,至3月24日纳吉布宣布MH370“终结”次日,对马航失联事件的新闻报道。通过运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试图探究出中西媒体在马航失联事件上的报道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在马航失联事件中,中西媒体在信源搜集、信息呈现、信息分析及社交媒体的信息利用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与中西媒体的新闻行动者在新闻场内所遵循的游戏规则、所持有的资本结构与数量,以及他们所养成的思维惯习密切相关。针对如何缩小中西新闻报道的差异,笔者紧扣场域理论的核心概念,并结合中国媒体在马航失联事件上的报道实况,认为要强化中国媒体应对国际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力应从三方面着手即严格遵循新闻场自身规则、尽力拓宽资本交换视野、适当突破新闻生产惯习。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宪琳;李杨;;从马航事件看中外媒体软实力差异[J];青年记者;2014年21期

2 杨勤;;新华社、路透社对MH370突发事件英语新闻报道分析[J];校园英语;2014年21期

3 朱凌子;于莎莎;;中外媒体在马航失联事件中的“存在感”剖析[J];新闻传播;2014年06期

4 马勇;李永健;;从“马航失联”看《中国新闻》突发事件报道框架[J];电视研究;2014年06期

5 常江;杨奇光;;聚焦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的媒介现象[J];新闻界;2014年10期

6 匡文波;张蕊;;“马航失联事件”媒体报道的反思[J];新闻爱好者;2014年04期

7 徐静;;与真相“失联”的背后——拨开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信息传播迷雾[J];传媒观察;2014年04期

8 周海燕;;突发灾难性事件报道策略研究——以国际主流媒体“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相关报道为例[J];新闻记者;2014年04期

9 姜雪莹;;以“马航MH370失联”为例论新媒体时代新闻的真实性[J];赤子(中旬);2014年02期

10 张强;莫玫瑰;;中西新闻报道框架分析——以《谁救了吴英》和《China Court Spares Life of Millionaire》两篇报道为例[J];新闻传播;2012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叶琦;吕婷;;马航事件走出谣言“漩涡”[N];人民日报;2014年

2 刘慧慧;;遏制不实信息要靠各方努力[N];北京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范晓;《华尔街日报》与《中国日报》关于马航失联客机报道框架对比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贾小敏;场域理论视域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黄宏云;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劳动概念[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应晓菁;以联欢之名——场域理论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胡海峰;场域理论视野下的法国《世界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3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43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e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