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舆论对我国行政权力的监督
发布时间:2020-05-02 20:24
【摘要】:行政权力作为我国政治权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置和运作与人民的合法权益紧密相连,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意志。一旦权力失去有效的制约,就容易导致权力遭到滥用,沦为谋取私人利益的工具。因此,为保证行政权力的正确有效发挥,避免行政权力产生异化,就必须要对行政权力进行强而有力的监督。我国传统的行政监督体系主要是以内部监督为主,但由于权力机关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盘错交织,仅仅依靠权力机关的自我约束机制已很满足现阶段权力制约的需求。同时,现行的权力监督体系还缺少外部的监督力量,尤其是缺乏人民的监督。因此,若想真正实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必须要克服重内轻外的缺陷,完善外部权力监督机制,引入人民监督,给予人民充足的话语权,建立积极、理性、高效的社会监督平台。 微博,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型舆论载体,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人民参政议政提供了公共“舆论场”。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社会舆论生态方式,赋予了公民更有力的参与权、监督权与话语权,并在完善我国现行权力监督体系,促进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推动公民社会的建设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微博舆论在对行政权力监督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如微博谣言、微博暴力、人肉搜索等负面的社会现象,影响微博舆论监督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本文以微博舆论监督行政权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近年来的微博舆论热点事件,对微博舆论监督的特性、模式、积极作用与微博舆论监督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在微博时代的背景下,政府、微博运营商、微博网民这三者之间应如何协调,形成即时良好的微博舆论监督机制,推动微博舆论监督趋向稳定健康发展,以促进微博舆论在对行政权力监督中发挥积极效应。
【图文】:
图 3-1 微博传播数量日变化趋势图根据搜索结果,显示截止至 8 月 26 日晚新浪微博平台上,内容包含“杨达才”的微博总数为 13184 条,当时间转到 8 月 27 日晚,此时新浪微博上关于杨达才的微量已超过十万条,,并且从微博内容搜索结果可以看出,舆论关注的重点已从对杨达微笑转变为其所佩戴的各种奢侈名表,到 9 月 21 日,陕西省纪委部门发表声明,才贪污腐败等问题被撤职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时,关于杨达才的新浪微博数量已突26 万条。相比于杨达才,原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因不雅视频被网友发至微一夜爆红,引发众多网民围观。在随后的 63 小时内,重庆市纪委部门便对其进行,雷政富成为微博舆论监督中被查处最快的官员,堪称真正意义上的“秒杀”。杨、雷政富这些落马官员均是由网民第一时间在微博平台上爆出的,可以看出微博这时、流畅的信息发布和获取形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凭借强大的公共舆论能力,显现出令人惊讶的现实成果,成为社会热点事件的第一大信息源和舆论场。
第三章 微博——舆论监督的新渠道甚至是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形成了信息群体圈。波普诺曾说过,“社会群体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以上,具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感,同时还要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期待的人。”[1]在微博平台上,人们可以运用微博“群组”功能,依据自我喜好加入到不同的信息群体中。这些信息群体中的个体人员之间能够相互识别、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影响,逐渐建立熟人关系,将信息通过信息圈传播出去,而每一个接受到信息的人又可以通过自己所在的信息圈将信息进行二次传播。这种裂变性的信息传播速度与状态,使得信息传播的以几何状的形式散播。在杨达才事件中,正是因为微博裂变性的传播速度与波及范围,促使该事件在短时间内就成为社会激烈争议的焦点。笔者通过百度指数网站,对杨达才一案进行舆情数据分析。输入关键词“杨达才”,选择数据统计的时间为 2012 年 8 月——2012 年 9 月底,信息发布地域设为全国,搜索结果如图 3-2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0.9;G206
本文编号:2647454
【图文】:
图 3-1 微博传播数量日变化趋势图根据搜索结果,显示截止至 8 月 26 日晚新浪微博平台上,内容包含“杨达才”的微博总数为 13184 条,当时间转到 8 月 27 日晚,此时新浪微博上关于杨达才的微量已超过十万条,,并且从微博内容搜索结果可以看出,舆论关注的重点已从对杨达微笑转变为其所佩戴的各种奢侈名表,到 9 月 21 日,陕西省纪委部门发表声明,才贪污腐败等问题被撤职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时,关于杨达才的新浪微博数量已突26 万条。相比于杨达才,原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因不雅视频被网友发至微一夜爆红,引发众多网民围观。在随后的 63 小时内,重庆市纪委部门便对其进行,雷政富成为微博舆论监督中被查处最快的官员,堪称真正意义上的“秒杀”。杨、雷政富这些落马官员均是由网民第一时间在微博平台上爆出的,可以看出微博这时、流畅的信息发布和获取形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凭借强大的公共舆论能力,显现出令人惊讶的现实成果,成为社会热点事件的第一大信息源和舆论场。
第三章 微博——舆论监督的新渠道甚至是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形成了信息群体圈。波普诺曾说过,“社会群体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以上,具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感,同时还要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期待的人。”[1]在微博平台上,人们可以运用微博“群组”功能,依据自我喜好加入到不同的信息群体中。这些信息群体中的个体人员之间能够相互识别、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影响,逐渐建立熟人关系,将信息通过信息圈传播出去,而每一个接受到信息的人又可以通过自己所在的信息圈将信息进行二次传播。这种裂变性的信息传播速度与状态,使得信息传播的以几何状的形式散播。在杨达才事件中,正是因为微博裂变性的传播速度与波及范围,促使该事件在短时间内就成为社会激烈争议的焦点。笔者通过百度指数网站,对杨达才一案进行舆情数据分析。输入关键词“杨达才”,选择数据统计的时间为 2012 年 8 月——2012 年 9 月底,信息发布地域设为全国,搜索结果如图 3-2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0.9;G206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萍萍;微博舆论对我国行政权力的监督[D];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47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47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