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播学发展轨迹
发布时间:2020-05-16 14:44
【摘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研究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传播学的发展进路。从中国社会转型本身的进程与中国传播学发展的相关性,考察传播学如何在整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追寻理论的创新。首先,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对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带有制度性的限定作用。传播学在1983、1989年的两次低谷,1992年以后的大发展无不与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相关,并以此为背景,奠定了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其次,本文根据目前国内的传者研究、媒介分析、受众研究、效果研究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分别从传播体制(宏观)、把关人(中观、微观),新技术导致的新媒介分析的研究高潮,受众调查、受众理论,由个体到全局的效果研究进路出发,分析、总结了研究现状,归纳了研究的特点,指出了研究的成效与问题的存在,辨析了其中的原因。 最后,本文认为,现阶段中国传播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不足与差距是明显的。这可以归结于三方面的原因,传播学传入中国时间的短暂,造成了学科积累的不足与专业研究人员培养的欠缺;制度性的因素限定了某些研究领域的深入;经济转型先行带来的商业化浪潮在很大程度上冲毁了研究者的心理防线,带来学术研究上的不规范与躁进。当然,学术研究的目的最终是为了理论创新,就晚近国内传播学的研究现状来看,这种理论创新的努力与可能突破的领域集中在两方面——“网络传播”(亦即新媒介分析)与“本土化” 研究。而 “本土化”研究的重点是结合国情,首先提出适合中国自己的理论,然后对之进行提升,以具有普适性。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206
本文编号:2666894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206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健;;话语型态与问题意识:中国传播学30年发展研究的再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冠文;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余俊峰;面向信息社会的传播学专业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田方;1978:转型期的文学生产[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安金伟;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6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66894.html